北交所IPO上会审核节奏加快首现一周三审,三家企业均获通过
北交所上市安排与新股动态解读
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发布了最新的上市动态,涵盖了多家公司的IPO进展、上市条件审核及市场动态,本文将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与解读。
上市委员会会议审议结果
北交所上市委员会(简称“上市委”)于11月7日晚间公布了今年第29次和第30次审议会议结果,分别对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圣医疗”)和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亮新材”)两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进行了审议,并确认其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北交所在近期多次召开审议会议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委在11月3日至7日期间首次召开了一周内的三次审议会议,进一步体现了北交所对上市准入的严格把关。
北交所上市委将于11月13日和14日再次召开审议会议,分别审议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这表明北交所对IPO审批工作的高效推进态势。
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
北交所近期在审企业质量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严格的准入标准和持续的监管,已经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数据显示,目前上市审企业的净利润中位数已达7000多万元,平均数超过9000万元,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当前部分已上市北交所公司上市前的业绩水平,这一趋势表明,北交所在努力筛选出高质量的上市候选人,为市场提供更加稳健的上市公司。
在上市审核过程中,北交所对多家公司提出了问询,主要集中在业绩真实性、盈利预测的可实现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客户合作稳定性及经营业绩可持续性、控股股东的经营情况、行业政策的影响以及设备研发与产业化等方面,对国亮新材的问询主要围绕其2024年下半年收入及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货币资金的存放管理及理财情况等问题。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北交所将继续加强上市公司质量管理,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严格把控上市准入关,强化持续监管,推动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规范化发展。
北交所打新市场再现火爆

北交所打新市场近期再次迎来热潮,11月5日晚间,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矿检测”)的中签率仅为0.0227%,创下北交所新股中签率新低,此前,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鹏工业”)的网上中签率也仅为0.0187%,为9月份以来北交所新股中签率的新低。
北交所新股首日收益表现亮眼,在11月3日至7日当周上市的北交所新股中,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娜生物”)上市首日大涨497%;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诚咨询”)上市首日涨幅达170%,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北交所IPO首日平均涨幅达到328%,较2024年显著提升,10月的首日平均涨幅达到270%,环比有所下降。
从网上申购资金来看,今年前10个月平均达6282亿元,10月平均达7349亿元;预计IPO申购上限超过千万元水平已成为常态,网上中签率则持续下探,今年前10月均值为0.04%,表明打新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北交所新股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北交所新股市场的吸引力与流动性改善
北交所新股市场的吸引力和流动性改善趋势显著,赵昊指出,随着首日收益率的持续走高与市场预期的修复,北交所打新资金参与热情不断上扬,新股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
从网上申购资金上限来看,今年前10个月平均达1323万元,显著高于2023年的807万元与2024年的843万元。“顶格申购”门槛的上升并未影响市场对北交所新股的信心,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北交所新股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
总结与展望
北交所在IPO节奏上保持了加速态势,预计后续IPO将延续这一节奏,随着北交所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北交所新股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对于投资者而言,北交所新股的稀缺性和市场表现为其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投资价值,北交所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和创新力量。
(本文整理自贝壳财经报道,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