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社交平台米连科技IPO前夜,涉足助贷胜算几何?
从情感社交到金融边界的双轨发展与挑战
北京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情感社交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公司,因其在小米消费金融最新公布的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中亮相,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家主打“技术驱动社交”的初创公司,米连科技不仅在2025年递交港交所IPO申请,更通过与小米消费金融的合作,展开了金融业务的探索,这一突破也伴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从米连科技的财务表现、业务扩展以及面临的监管与合规风险三个方面,解析这家寻求IPO的社交平台的现状与未来。
01 米连科技:财务表现的双重性
米连科技成立于2015年,凭借“技术驱动社交”的理念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在线情感社交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根据招股书数据,截至2025年前六个月,米连科技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990万,平均月付费用户为120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地位。
米连科技的财务状况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亿元和10.34亿元,呈现出不增反降的趋势,同时也陷入了亏损状态,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13亿元和-0.17亿元,这种衰退似乎让米连科技的前景黯淡了。
但2024年,公司迎来了业务的重大转折点,营业收入跃升至23.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净利润也首次转正,达到1.46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进一步保持强劲势头,实现收入19.17亿元,净利润2.62亿元,表面上看,这种增长为其IPO提供了重要支撑。
米连科技的增长背后存在着潜在的结构性风险,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主要来自“伊对”和“贴贴”这两款应用的虚拟礼物打赏收入,这种收入模式的高度集中,暴露了公司业务结构的脆弱性。
米连科技在其他业务领域的发展进展并不理想,如“贴贴”及海外应用HiFami、Chatta、Seeta等业务,尽管在用户规模上有所增长,但商业化进程缓慢,尚未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对整体营收的贡献占比微乎其微,这使得米连科技的业务增长显得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和市场。
02 米连科技:小米系的纽带与金融业务的拓展
米连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持续输血和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自2019年起,公司完成了多轮融资,吸引了蓝驰创投、XVC、云九资本等顶级风投的投资,2020年的B轮融资尤为重要,此轮融资由小米集团、云九资本、人民网基金、顺为资本等机构联合完成,公司估值达到约19亿元人民币。
这场融资不仅为米连科技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为其贴上了“小米系”标签,小米集团在米连科技内部的持股比例并不算低,约占8.30%,这一层关系为米连科技在流量获取、技术协同、品牌曝光等方面提供了显著优势。
这种紧密的资本纽带也让米连科技在进入助贷业务领域时备受关注,米连科技被列入小米消费金融的助贷合作机构名单,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尽管米连科技的主App“伊对”和“贴贴”中并未设置明显的信贷服务入口,但两者的合作必然意味着数据或场景层面的协作,这也引发了隐私保护方面的担忧。
助贷业务的进入,为米连科技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合规与市场风险,近年来,监管层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及商业银行助贷业务的管控日益严格,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将核心风控环节外包,并对合作机构的资质、数据安全、催收行为等提出了严苛要求。
对于一家以社交为核心、缺乏金融基因的公司而言,是否具备匹配的合规能力和风控体系,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业务逻辑上看,将婚恋、情感陪伴等敏感社交场景与信贷服务捆绑,存在着明显的伦理争议,类似的案例在行业内并不少见,百合佳缘等平台曾涉足金融领域,但最终都因为监管问题付出了代价。
03 米连科技:从“零处罚”到用户投诉的真实写照

在监管记录上,米连科技旗下的“伊对”平台自上线以来未曾受到主管部门的公开处罚,这种“零处罚”记录被视为其稳健运营的重要佐证,光鲜的“零处罚”并不意味着平台已实现真正的安全无忧。
国家反诈中心的数据显示,婚恋交友类诈骗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三大高发类型之一,仅2024年一年,相关案件涉案金额便超过百亿元,大量的用户投诉数据也揭示了米连科技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黑猫投诉等主流网络投诉平台上,针对“伊对”的投诉数量累计破千个,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充值会员”“退款无门”和“嘉宾审核不严格”等方面,这些投诉不仅反映了用户对平台服务的不满,也揭示了平台在用户体验和风控管理方面的不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对裁判文书的检索,可以发现多起“伊对”平台用户因恋爱为名骗取钱财的案件。《纪某某与周某某返还原物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某用户通过“伊对”结识他人,以结婚为名骗取金额共计116944.7元,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揭示了平台在反诈措施上的不足,也为米连科技的社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尽管米连科技在反诈方面投入了巨大努力,采用AI算法结合7×24小时人工巡查、建立了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通道、联合开展反诈直播宣传等措施,但这些工作的成效如何,仍需时间来证明,特别是在事前透明度和用户保护方面,米连科技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米连科技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戏剧性,从一家初创社交平台到现今的IPO候选企业,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这支“小米系”企业在进入助贷领域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监管风险、合规能力,还是用户投诉问题,都需要米连科技拿出更大的诚意和实力去应对。
对于米连科技而言,未来是否能够在金融业务领域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资本支持,更取决于其在合规、用户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只有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真正实现从“虚假宣传”“诱导充值”到用户信任的转变,米连科技才能在助贷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实现其“小米系”的双重优势。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