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近期的商品涨价行情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2026年顺周期大年即将到来
近期市场交易呈现明显的涨多跌少趋势,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科创50等小盘价值表现较为突出,文章指出,2026年可能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背后逻辑是中国五年经济周期与美国中期选举的叠加效应,以下是文章的核心观点总结:
2026年顺周期大年预示
- 中国经济周期: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第一年,预计会有大量基建项目开工,推动投资端边际改善,房地产市场可能在低基数背景下企稳回升。
- 美国经济周期:美国的工业金属价格通常在总统选举年份处于底部,而中期选举年份则见到高点,2026年美国工业金属价格可能进入上行周期。
- 中美共振:中国五年周期与美国四年周期的叠加,使得2026年成为20年一遇的大型顺周期年,预计主要影响的行业包括煤炭、有色、钢铁、建材等。
近期商品涨价的影响
- 商品涨价原因: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领域价格明显上涨,主要受益于供需结构改善和政策支持。
- 具体涨价品类:
- 煤炭:供给端收缩,进口下滑,库存处于同期低位,冬季需求回暖。
- 有色金属:钨、钴、钯等涨幅居前,受益于供给端刚性约束和新兴领域需求增长。
- 化工品:硫磺、硫酸、纯MDI等价格明显上涨,部分产品受成本支撑。
- 新能源产业链:钴产品价格上行,锂电池等需求旺盛。
- 存储器:受产能向高端迁移和供需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供需格局改善的细分领域

- 新能源产业链:光伏电池组件、锂电池、硅料硅片等。
- 涨价或供需结构改善的资源品:有色、钢铁、焦煤、动力煤、钛白粉、农化制品等。
- 军工等装备制造业:航海装备、地面兵装、航空装备等。
- 刚性消费品和新消费领域:软饮料、啤酒、文化用品、体育、宠物食品等。
- 科技领域:印制电路板、通信设备、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零部件等。
基金流动与估值变化
- 融资资金:净流入117.5亿元,偏股类公募基金规模上升。
- ETF净赎回:原材料ETF赎回较多,医药ETF申购较多。
- 行业估值:电力设备、钢铁和商贸零售估值涨幅居前,而计算机、美容护理和医药生物估值下跌居前。
主题事件与未来展望
-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和小鹏IRON机器人亮相,2026年将进入量产阶段,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大脑与材料是核心卡点,灵巧手与总成是量产率先受益的环节。
- 政策与技术创新:国内外政策调整与技术突破推动多个行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受压,而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则迎来新一轮发展。
- 资本市场动向:乐聚智能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加速商业化进程,京东、优必选等企业在智能物流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6年预计将是顺周期大年,具有中美共振效应,投资者应关注有色、钢铁、建材等行业,同时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分位,部分行业估值上行,但仍有部分行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