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 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开启我国钍资源高效利用新纪元
中国科学院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成功建成钍基熔盐实验堆,并首次实现了堆内钍铀的转化,这一重大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裂变核能系统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全球钍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钍基熔盐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同时它也是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实验堆以钍为核燃料,以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安全性、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显著优势。

从2011年项目立项以来,科研团队在材料、仪器、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实验堆采用创新的一体式堆本体设计,将堆芯、燃料盾泵、换热器等核心设备集成在反应堆主容器内,有效降低了放射性泄漏风险,显著提升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实验堆已实现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其中关键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供应链实现了自主可控。
钍基熔盐堆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钍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拥有丰富的储量,通过建设钍基熔盐堆并实现钍资源的工业化利用,可以推动我国在能源领域的自主创新,实现能源体系的独立性,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钍基熔盐堆还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太阳能、风能、煤气油化工等多种能源系统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体系和低碳化工体系,这一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此次实验堆的成功建设和试验运行,我国在钍资源利用领域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彰显,标志着我国在核能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规模化建设的推进,钍基熔盐堆有望为我国乃至全球能源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版权所有: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