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校规定学生没课也不能待宿舍,形式主义瞎折腾 | 新京报微评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1 14:00:04  

从"要么培养'好学生',要么请放开手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一个令人唏嘘的场景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上演着:一大早就被宿舍阿姨叫醒的学生们,在枯荣的秋雨中目睹着自己的一片无奈,学校出于"培养早起习惯"的初衷,颁布了"没课不待宿舍"的规定,这种做法,就像是一位居高临下的监管者,不断地在学生身上叠加着各种规训,试图通过强制手段来塑造"理想的大学生"。

这种教育异化的做法,折射出当下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扭曲,学校把学生当作需要严格管控的对象,用一系列机械化的规定来替代教育的智慧,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是对学生人性的简单化处理,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些"红领巾式的教育"吗?不,这远不止于此,它是对人性的简单粗暴处理,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个体,而不是一群需要24小时监督的"小大人",当我们把学生裹挟在一张张规定里,就像把一朵娇艳的花朵套在铁笼里,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培养出有用之才,更会扼杀学生本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那些被迫在校园里"逛逛"的学生,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无奈,更多的是对这种教育异化的深深反思。

高校规定学生没课也不能待宿舍,形式主义瞎折腾 | 新京报微评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而不是驯化,在古希腊,柏拉图创办学院时,就有"教育如太阳,照亮人性"的美好愿景,今天的教育,是否也该以这样的理想为镜?我们需要的是教育的智慧,而不是简单的规训,让学生在宿舍中沉睡,反而会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懒惰的群体;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被强制"活动",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热情。

教育的重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而不是用一味的规训来"塑造"他们,真正的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悄悄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自由中成长,在自律中进步,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