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午后涨超2% 前三季度净利润141.49亿元
厦门银行三季度业绩好转 投资收益大增但“其他综合收益”出现亏损
厦门银行作为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亮点,根据最新财报,厦门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净利润同比增长0.73%,两项业绩增速指标由负转正,标志着银行在业绩表现上迎来了转机,股价在10月30日的盘中一度涨幅达到5%,最终收盘上涨3.09%,报7.01元/股,为市场注入了积极信号。
投资收益的增长是厦门银行业绩提升的重要推动力,三季度,银行的投资收益达到9.73亿元,同比增长29.55%,并成为营业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比接近2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银行在债券投资和债权投资等金融资产交易中获得的收益,尽管市场环境中债券收益率持续大幅走低,但通过前期配置地方债、信用债等高收益资产,厦门银行成功优化了投资组合,投资收益增幅达到121.14%,最终推动营业收入实现2.79%的增长。
尽管投资收益表现亮眼,厦门银行的“其他综合收益”却出现了6.40亿元的亏损,较今年年初缩水了12.83亿元,这一亏损主要是由于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波动引起的,记者咨询厦门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时,得到的解释是,三季度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上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投资价值出现了波动,变动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中属于“浮亏”,并不直接影响银行的营收,这一项收益的亏损会削弱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缓冲空间,若四季度债市继续调整,可能迫使银行采取风险资产压缩或信贷投放放缓的措施,从而对明年息差扩张形成软约束,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富民指出,这种情况反映了银行将部分债券投资放在交易盘,而将流动性缓冲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放在配置盘的做法,交易盘的收益虽然稳定,但配置盘的估值下跌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出现亏损。
尽管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出现亏损,但这一现象并未影响厦门银行的当期业绩,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4年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6.4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4.80亿元、0.85亿元、-2.45亿元,呈现较大的波动。
展望未来,厦门银行对债券市场的表现持谨观态度,虽然预计全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但第三季度债市整体走势并不乐观,尤其是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可能对银行的债券投资产生进一步影响,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面对市场波动,厦门银行将加强市场研判,抓住交易性机会,提升债券投资收益。
厦门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截至2025年9月末,银行总资产4425.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2%,贷款及垫款总额2345.24亿元,同比增长14.15%;总负债4094.52亿元,吸收存款2380.98亿元,均见于增长。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