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下一次QE得买AI公司债?“华尔街最准分析师”又抛神论
AI泡沫与债务危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资金链面临冲击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热潮,从大型云服务商到各类AI初创企业,资本涌入如潮,市场估值飙升,似乎一切都在为这场狂欢提供合法性,但在这看似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一座巨大的“万丈债务悬崖”,当现金流难以支撑资本支出扩张时,债务危机或将揭开这场泡沫的序幕。
AI行业的快速扩张:资金链紧张
AI行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巨额资本支出支撑的需求,从芯片研发到云计算基础设施,从AI模型训练到数据中心建设,成本高昂的资本支出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据财联社报道,2023年以来,AI领域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已耗资数千亿美元进行资本支出,主要集中在AI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上。
这种扩张模式的可持续性正在面临严峻挑战,这些企业的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FCF)已难以支撑其巨额资本支出需求,根据市场分析,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自由现金流已不足以覆盖其高达万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迫使他们依赖新增债务来填补资金缺口。
市场恐慌与信用违约风险
AI行业的债务问题引发的市场恐慌不仅波及股票,还直指债券市场的核心——信用违约风险,2023年11月,知名AI公司甲骨文(MoAI)等企业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出现暴涨,显示市场对其违约风险的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AI“铁索连环”融资的核心企业OpenAI近期也被传言可能寻求政府担保支持其融资计划,尽管公司CEO奥尔特曼否认了这一传闻,但市场对政府可能介入AI行业以稳定资金链的担忧依然存在。
全球市场的警示信号

美银首席策略师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当前市场已经出现多重警示信号,表明AI泡沫可能即将破裂,以下是几条关键线索:
- 市值集中度:七大科技巨头及AI股占比已超过40%,市场的集中度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末期相似。
- 市场广度:AI股的市场参与度与1999年泡沫最后6个月呈现相似特征,散户资金流入创纪录。
- 估值水平:AI巨头的市盈率已达到45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 全球买盘:日本爱德万测试和韩国SK海力士股价在短短8周内翻倍,显示资金大量涌入AI领域。
- 利率信号:尽管美联储并未加息,但市场对利率上升的担忧却在加剧。
债券市场的动向:信贷利差扩大
面对资本支出的巨大压力,AI企业的债券市场表现黯淡,过去七周内,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200亿美元,信贷利差(CDS收益率)已从9月份的50个基点升至80个基点附近,这表明债券市场对AI企业的风险溢价在持续攀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银首席策略师哈特内特指出,2000年科技泡沫顶峰前,科技公司债券价格曾下跌8%,如果历史重演,债券市场可能将面临类似的调整。
美联储可能的量化宽松政策
哈特内特还预言称,美联储下一次实施量化宽松(QE)时,将直接购买AI超大规模企业的债券,这一政策可能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但也可能助力市场泡沫进一步扩大。
AI泡沫的终结可能近在眼前
从市场广度、集中度、估值水平到信用违约风险,各项警示信号齐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债券市场动向和美联储政策走向,将决定AI泡沫的命运,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信号,谨慎对待高估值科技资产,同时警惕潜在的债务风险。
这场AI泡沫的终结,可能不仅波及股票市场,更可能直指市场的核心——债券市场的信任崩塌,投资者们的资金链或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