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短线操作增多 绩优基金C份额规模飙升
C类份额表现强劲,短线操作主导市场
三季度,多只绩优基金凭借重仓人工智能实现了业绩领跑,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基金中不少产品的C类份额表现尤为突出,规模猛增,与A类份额相比,C类份额在净申购数据上表现强劲,成为市场上偏向频繁交易的短期投资者青睐的选择。
C类份额表现亮眼
规模增长显著
三季度,多数绩优基金的规模实现了跃升,但分类型来看,C类份额是核心增长力量,以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第三季度涨幅达99.45%,单季度规模从上半年末的7亿份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其中C类份额贡献了21.62亿份,中航机遇领航等基金的C类份额单季度净申购分别为31.87亿份和约5.4亿份,同期A类份额增长相对缓慢。快速申购与赎回
C类份额在三季度内被申购超92亿份,被赎回超70亿份,基民通过C类份额“快进快出”的投资现象十分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基金净值大涨的背景下,一些A类份额仍遭遇净赎回,而C类份额却迎来增长。
C类份额增长的原因
费用结构优势
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但在持有期间按日收取销售服务费,持有超过7天或30天还会免去赎回费,这种收费模式较为适合有波段操作、灵活调整持仓需求的投资者,尤其是年轻投资者占比上升,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基金销售的主渠道,他们更倾向于高频、短周期、重体验的投资行为。市场环境推动
近期市场热点轮动较快,许多投资者倾向于中短期操作,C类份额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短线操作的理想选择,销售渠道方面,银行等线下渠道更青睐A份额,而互联网三方平台擅长销售C份额,C类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归代销渠道所有,这使得渠道有更强的动力去主推C类份额。基金公司战略布局
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增设C类份额,如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优化基金运作等方面的考虑,增设C类份额不仅能精细化服务投资者,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多家公募人士认为,C类份额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上短期投资者的增多,也体现了基金公司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短线操作为主的市场环境推动了C类份额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对长期投资者信心的冲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C类份额可能会继续保持优势,但也需要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的关系。
三季度绩优基金的表现揭示了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变化和基金公司产品策略的调整,C类份额的快速增长不仅是市场热点下的一个现象,更是基金行业适应新环境、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体现。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