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炫舞境鞋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消费金融新规出台,助贷业务受创股价大跌
2023年10月29日,澎湃新闻从多个信源获悉,国内消费金融(消金)公司近期接到监管部门的指导,要求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20%,有地方监管部门要求立查立改,亦有地方给出新增和存量业务整改时间表,这些动向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由于消金公司作为助贷机构的重要资金方,其业务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新规的出台,预计将对助贷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地时间10月28日,多家开展助贷业务的美股金融科技公司股价普遍下跌,乐信、信也科技、奇富科技、嘉银科技、陆金所控股、宜人智科、小赢科技等公司的股价均出现较大回调,显示出市场对政策变化的担忧。

对于新规的具体细节,目前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20%的综合融资成本是利率上限,还是仅仅是一个平均值?被监管的主体范围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官方的明确答复,回想2023年年初,消金公司曾被监管部门约谈,要求其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0%以内,本次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效果,将如何与之前的要求形成对比,市场亟待以官方文件来澄清。
在利率上限的具体含义方面,不同机构的表述存在差异,有银行系消金公司人士表示,20%是指内部收益率(IRR),包含融担费用用的全成本,也有头部消金公司人士指出,具体细则还在讨论中,甚至有助贷平台人士称,20%可能是指年化利率(APR),这些不同的解读显示,政策执行的细节尚未完全明确,市场需耐心等待进一步的官方解读。
从行业内的实践来看,这些政策变化对消金公司的业务运营和市场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业内人士直言,那些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弱、专业能力不足的机构,可能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考验,政策的出台,尽管会带来短期的市场波动,但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专业度,促使市场回归更加规范和健康的发展轨道。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平衡监管力度与市场稳定,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有资深人士建议,在坚持监管定力、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应审慎控制政策执行的节奏,避免"急刹车"引发市场剧烈波动,要赋予市场一定的弹性空间,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以实现"软着陆",避免风险急剧向外蔓延,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助贷业务的监管并非一天之后的事情,就在10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在助贷业务中,不得笼统地按照综合融资成本区间上限进行定价,而应根据业务风险进行差异化定价,助贷新规实施后,业内普遍认为贷款利率的上限为24%,新规提出的20%综合融资成本标准,与助贷新规下的利率上限存在差异,市场对两者关系仍需进一步关注。
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助贷新规强调贷款定价应与业务风险相匹配,而不仅仅是笼统地按照综合融资成本区间上限进行定价,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也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定,该意见支持借款人以合理理由申请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这些规定与新规的具体执行标准之间的关系,仍需市场和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
消费金融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的关键期,新规的出台旨在规范行业发展,提升市场的健康度,但其具体实施效果和市场反应仍需时间来验证,无论是监管部门、消金公司,还是助贷平台,都需要在政策执行中保持灵活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促进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