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市值逼近3000亿:曹仁贤引领储能革命,开启新能源新篇章
阳光电源曹仁贤:从20平米办公室到3000亿市值,新能源领域的创新领航者 1998年,合肥,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30岁的大学教师曹仁贤用50万元积蓄与借款开启了创业之路,27年后,他创办的阳光电源(300274.SZ)在新能源行业寒冬中逼近3000亿市值关口,以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改写全球能源装备产业格局。
“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这是曹仁贤当年在高校实验室里埋下的理想种子,在他的掌舵下,阳光电源开始在光储赛道中展示出“大白马”的一面。
战略换挡:储能业务成为收入第一大来源

曹仁贤的创业原点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将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转化为产业实力,在阳光电源的转型之路上,四年前提早押注储能的决策,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
2021年,当光伏逆变器业务仍贡献着公司60%以上营收时,管理层将研发投入逐渐向储能技术倾斜,这种超前布局,在2024年到2025年迎来了丰厚回报。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40GWh到50GWh,尽管光伏逆变器业务增速放缓,但储能业务以127.78%的同比营收增幅和40.89%的营收占比成为了阳光电源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曹仁贤的利润养成密码藏在一张全球地图里,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海外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海外营收占比在2023年至2025年间从35%飙升至58.3%。
迈出新的一步:AIDC事业部成立
曹仁贤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公司在一份投资者互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已成立AIDC事业部,计划将电源端技术沉淀与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相结合。
尽管目前公司暂时还没有相关客户,但曹仁贤对AIDC布局充满信心,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15GWh,2030年更是将飙升至300GWh。
估值重构:赴港上市提升全球影响力
回顾阳光电源的资本运作,曹仁贤始终把握关键节点,面对行业挑战,他展现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特质。
曹仁贤掌舵的阳光电源亦希望通过港股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并获得全球资本的认可,赴港上市除了有望提升阳光电源的估值,也将解决公司全球化中跨境资金管理的难题。
曹仁贤的成功密码:创新、专注、洞察
曹仁贤曾对媒体分享过三本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疯狂的简约》《情商》,或许这其中便隐含了其成功的密码——以创新为引擎,以专注做减法,以洞察捕机遇。
当新能源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曹仁贤也在证明,企业竞争力来自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产业价值的创新创造,阳光电源,这位新能源领域的创新领航者,正以坚定的步伐,引领着行业前行。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