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超越零和思维,气候行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COP30峰会: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新范式——访谈专家白乐夫
在巴西贝伦召开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期间,新浪财经专门邀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就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深入交流,在与白乐夫的对话中,他从多个维度阐述了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白乐夫首先指出,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利益权衡,他强调,真正的目标应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长期改善,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全面转型的结合过程仍在不断完善,但这一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许多国家正效仿中国的做法,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路径寻求可持续发展。
在谈到融入绿色价值链时,白乐夫强调,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他指出,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国内能源体系的改造是推动气候行动的关键举措,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民生,还能通过减少空气污染和降低热暴露等手段,显著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白乐夫认为,这些都是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

在可持续投融资方面,白乐夫强调,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参与绿色转型是关键,他指出,"绿色"概念应覆盖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等多个维度,通过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热暴露等技术,可以为民生改善创造更多积极影响,这种全方位的绿色转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中国实践:气候变化领域的显著进展
白乐夫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在减少碳足迹、健全自然保护立法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尽管目前的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但中国的努力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参考,白乐夫认为,发展碳市场、拓宽自然保护领域的投融资渠道将是推动中国在这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
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已成为国际瞩目,从光伏发电到风力发电,中国的清洁能源利用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碳捕获技术和碳封存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各项活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气候技术转移、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未来出路:绿色转型的全球共识与合作
白乐夫强调,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正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他指出,政府在引导市场、提供政策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私人资本的参与则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
在全球合作方面,白乐夫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他指出,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和经验方面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获得必要的支持,只有实现南北合作,才能确保全球气候治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白乐夫最后强调,气候行动不应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阻力,而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他指出,通过推动绿色转型,各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结尾声明:本文内容基于现场采访,未经采访对象审阅,新浪财经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呈现新闻,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财经的观点,也不必然是事实的全部。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