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 “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路径明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成经济增长关键引擎
“十五五”规划建议:解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引发了各界对“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核心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深度关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七大目标关联逻辑、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及产业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度解读,以下是对本次访谈的综合报道。
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实现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底线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七大目标首位,并强调要“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这是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底线。
结合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倒推分析,刘俏院长指出,如果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需要维持在合理区间,才能确保2035年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达成,尽管当前人口数据有一定变量,但这一增速仍是“底线要求”,刘俏强调,“十五五”作为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关键过渡期,其增长成效直接影响“十六五”乃至后续发展节奏,若“十五五”期间能夯实增长基础,后续五年压力将显著减轻;反之,若错失机遇,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后续追赶难度会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从“十四五”开始,“十五五”规划中就不再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明确约束指标,而是通过“合理区间”的表述,为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这既体现了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也为培育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弹性。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引擎”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它衡量的是单位投入带来的产出水平,代表了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之外的其他所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是反映产品生产技术、要素组合效率及管理水平的综合性经济指标。
刘俏院长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及频率显著高于“十四五”,足见其重要性,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引擎”,美国、韩国等经济体的经验已证明,它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2.2%,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超25%,这些领域的高速增长,本质是技术创新与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结果。
展望“十五五”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刘俏院长认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变革、要素的创新配置、传统产业升级等,最终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制造业的战略地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刘俏院长指出,美国制造业占比仅10%,就业人口占比8%,缺乏大规模产业应用场景,导致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长期徘徊在0.7%~0.8%;而我国制造业占比约26%,虽面临产能过剩挑战,但仍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载体”。
刘俏院长强调,让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并非要明确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需要动态平衡发展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若按当前增速,我国制造业产能占全球比重将持续上升,可能引发外部环境困扰;但若占比下降过快,又会失去技术迭代、效率提升的产业基础,刘俏预判,到2035年,制造业占比或需维持在23%左右,“这一比重既能支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也能为其他国家产业发展预留空间,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格局”。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被列为重要任务,刘俏院长指出,该规划建议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科技创新目前面临的诸多痛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人才短缺”“科技金融支撑薄弱”等,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497亿元,同比增长10.5%,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91%,虽然延续上升势头,但仍然低于美日韩10%以上的水平,企业端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也相对较低,在人才培养方面,懂科技的企业家、懂产业的科学家这类“双向人才”仍然存在缺口。
刘俏院长认为,目前我国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破解上述发展痛点,需要政策、技术、金融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具体措施方面,刘俏建议国家层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基础科技研究进行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同时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让科技创新真正扎根产业、赋能实体,为“十五五”期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筑牢根基。
“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本文从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制造业战略地位等方面深入解读了“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要义,如何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刘俏院长等专家的智慧指导下,我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