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升上海医药目标价至15港元 评级“买入”
盈利预测与战略转型展望
瑞银发布了对上海医药(02607)的最新研报,对公司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报告显示,瑞银对上海医药的基本面仍然持乐观态度,但也提出了几个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2026/27年下调预期
瑞银在研报中将上海医药2025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上调了7%,主要是为了反映合并上海和黄医药(SHPL)带来的一次性收益,这种上调体现了瑞银对合并后公司整体经营能力提升的认可,随着时间推移,瑞银对2026和2027年的盈利预测却下调了11%和10%,这一下调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 商业业务增长放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上海医药的商业板块增速可能会放缓,这对公司的盈利增长形成了压力。
- 减值损失增加: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的拖累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
- 少数股东权益上升:少数股东权益的提升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财务表现:剔除一次性项目后的真实盈利
在财务方面,上海医药首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次性项目的贡献,具体数据显示:
- 首三季度营业收入:2,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 归母净利润: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 经常性归母净利润:2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26.8%。
如果剔除一次性项目的影响,首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下降1.9%,这一数据表明,一次性项目对公司的盈利有一定的拖累作用,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长只有4.7%,而归母净利润及经常性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38.1%和38.9%,瑞银认为,这一表现未能达到市场的预期。
资产减值损失拖累财务表现

报告指出,第三季度的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显著增加,分别为3.79亿元和2.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2.61亿元,这一增加的损失对公司的财务表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在第三季度,公司需要为这部分减值损失买单,这可能会对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发展:工业与商业板块的战略性转型
面对未来发展的挑战,上海医药的管理层已经明确了主要方向:
- 工业板块:将重点发展创新药和中药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公司希望在这一领域实现持续增长。
- 商业板块:专注于提供高附加值的CSO(成本控制服务)和创新药服务,这一方向的选择体现了公司对多元化发展的追求,希望通过商业板块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瑞银预计,2025年重点中药产品和合并后的上海黄医药(SHPL)将为公司带来正增长,而商业板块的增速也将领先行业水平,这表明,公司在未来将通过多元化发展策略来实现稳健的增长。
估值基准与投资建议
在估值方面,瑞银将估值基准向前滚动了一年后,调整后的H股目标价从14.5港元上调至15港元,瑞银对上海医药的评级仍然保持“买入”,认为公司具备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总体来看,上海医药在2025年依然具有较强的盈利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合并后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业务转型,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盈利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减值损失的拖累效应,2026和2027年的盈利增长可能会放缓,投资者在关注公司的短期财务表现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其未来的业务转型进展。
瑞银的研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既展现了公司的优质业务发展前景,也提醒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潜在风险,对于追求长期增长的投资者而言,上海医药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目标。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