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牧原股份(002714)2025年三季报点评:养殖成本逐步下降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2 21:40:05  

稳健盈利与国际化布局双轮驱动长期成长

2025年第三季度,牧原股份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数据,展现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中的强劲实力,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2025年Q1-Q3的营收同比增长15.52%,达到1117.9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攀升41.01%,达到147.79亿元,第三季度的表现则较为不利,营收同比下滑11.48%,至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5.98%,至42.49亿元,这主要归因于2025年Q3猪价显著下降,尽管如此,公司仍然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管理水平,保持了行业领先的单头盈利水平。

优质的生产能力与成本控制优势

牧原股份(002714)2025年三季报点评:养殖成本逐步下降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牧原股份作为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的龙头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2025年以来生猪养殖成本逐月下降,7月份的养殖成本已降至约11.8元/kg,展现出显著的成本控制能力,全程成活率达到87%,断奶到上市的成活率更是达92%,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质量管理上的严谨态度,也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

在养殖管理方面,公司采取了精细化的生产流程,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优化的养殖技术,提升了肥猪的日增重,目前平均每头肥猪日增重约860克,育肥阶段的料肉比也达到了2.7,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公司销售的商品猪均价约为13.6元/kg,单头盈利范围在230-240元之间,这一水平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

国际化战略助力未来增长

除了国内市场表现亮眼,牧原股份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今年3月,公司在越南设立了牧原有限公司,9月又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越南建设高科技养殖项目,项目预计年存栏母猪6.4万头,年出栏约160万头,饲料厂年产能达60万吨,预计到2027年底,首批2万头商品猪将上市销售。

通过将国内积累的技术优势、成本管控和环保治理经验复制到海外市场,牧原股份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开辟新的增长空间,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稳健的现金流与明显的分红回报

在财务表现方面,牧原股份展现了强大的现金流能力,2025年Q1-Q3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微降1%,至28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5.57%,尽管行业猪价下跌对公司运营造成了一定压力,但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健的现金流生成能力。

公司在分红方面表现突出,2025年中期分红派发总额达50.02亿元,通过股份回购额外分红11.10亿元,合计分红61.1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8.04%,这一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公司对股东价值创造的重视,牧原股份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分红回报水平,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益。

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牧原股份凭借其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模式,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在行业面临疫病风险、原料价格波动以及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多重挑战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其在软件管理和硬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在国内市场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为国际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险与挑战

尽管公司目前表现稳健,但仍面临一些风险,首先是疫病风险,这对生猪养殖业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其次是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对成本控制造成压力;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的增长空间,这些风险需要公司持续关注和积极应对。

投资建议与未来展望

牧原股份凭借其稳健的财务表现、强大的生产能力、明显的国际化潜力以及稳健的分红回报,具备了较强的投资吸引力,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公司未来发展,特别是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将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95.09/164.36/162.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57/3.01/2.97元,PE分别为11/13/13,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