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多少?营收净利齐增长,邮储银行不良率上升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3 10:00:04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揭晓:稳健增长与资产质量提升并存

2025年前三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在财务表现上展现出稳健增长与资产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根据新浪金融研究院整理的数据,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日均赚取近40亿元,从具体表现来看,这些国有大行在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双增”,彰显出强劲的经营实力。

营业收入表现:工商银行领衔,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
在营业收入方面,工商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收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位居榜首,其次是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实现营收5737.02亿元和5508.76亿元,同比增长0.82%和1.97%,中国银行紧随其后,营收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2650.8亿元和1996.45亿元,同比增速为1.82%和1.8%。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多少?营收净利齐增长,邮储银行不良率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的利息净收入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仅交通银行实现正增长,1286.48亿元,同比增幅1.46%,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利息净收入降幅均超过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同比增幅均超10%,分别为13.34%和11.48%,这表明六大行正在积极转型,通过非传统收入来源提升盈利能力。

归母净利润表现:工商银行稳居首位,农业银行增速最高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为2573.6亿元和2208.59亿元,占据第二和第三位,中国银行净利润为1776.6亿元,排名第四,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净利润不足1000亿元,分别为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农业银行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长3.03%,领跑六大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为1.9%和1.08%的增幅,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增速相对较低,分别为0.98%、0.62%和0.33%。

资产质量:邮储银行保持不良率领先,其他行不良率有所下降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的资产质量整体良好,邮储银行保持不良贷款率不足1%,是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1%的大行,其他五家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1%以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26%、1.27%、1.32%和1.33%,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在不良贷款结构上存在较大变化,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显著下降,但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尤其是信用卡不良率从去年末的2.34%上升至2.91%,个人消费贷款和其他贷款也不例外,邮储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至1.38%,逾期率也有所提升。

拨备覆盖率呈现“三升三降”格局
拨备覆盖率方面呈现“三升三降”格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略有提升,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则有所下降,农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降至295.08%,中国银行为196.6%,邮储银行下降最多至240.21%。

净息差持续收窄:六大行采取措施应对低利率环境
在利率市场化深化和低利率环境常态化的背景下,国有大行正面临持续的净息差收窄压力,六大行的净息差普遍同比下降,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在六大行中处于较高水平,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36%,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3%、1.28%和1.26%,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多家国有大行高管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就净息差问题作出表态,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虽然预计全年净息差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但存款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的降低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卓成文也表示,集团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推动资产负债业务提质增效,努力稳定净利息收入,农业银行管理层预计净息差虽有小幅下降,但变动将逐步趋稳。

未来展望:净息差拐点将滞后于存贷利差拐点
工商银行管理层表示,在外部政策利率无特大变化的前提下,明年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净息差将逐步迎来拐点,但净息差拐点将滞后于存贷利差拐点,随着存款利率的逐步下调和贷款定价的快速调整,国有大行需要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经营能力和定价管理水平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挑战。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