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发布新品牌“淘宝便利店”,投入20亿共建闪购仓生态
兴业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稳健增长与风险管控并重
10月30日,兴业银行(601166.SH)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展现了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稳健的经营表现及风险防控能力,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在第三季度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水平,同时在业务增长和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读兴业银行的财务亮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季度财务亮点:稳健分红与业务增长
兴业银行在第三季度继续践行“稳岗派红”的理念,宣布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5.65元/股(含税),派息总额达119.57亿元,占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2%,这一分红规模的释放,体现了银行对股东价值回报的持续承诺,值得一提的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兴业银行累计分红已达2161亿元,相当于普通股融资的2.3倍,充分展现了其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虽然增速承压,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47个百分点,显示出经营压力下的稳定性,利息净收入同比小幅下降0.56%,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6个百分点,表明银行在利息收入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79%,增幅较上半年扩大1.20个百分点,成为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存款与贷款业务: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
在存款业务方面,前三季度存款总额为5.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7%,显示出存款业务的稳健增长,存款增长面临市场利率波动及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分流压力,存款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削弱,为应对这一挑战,兴业银行采取了“缩量续作”策略,控制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的规模增长,同时通过低成本结算性存款来稳定存款增长,数据显示,三季度个人存款月均增量较上半年减少约100亿元,存款结构优化取得进展。
在贷款业务方面,前三季度贷款总额为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2%,其中公司贷款增7.54%,个人贷款降2.49%,企业贷款重点向“五篇大文章”及高端制造业领域投放,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1734亿元、1692亿元、97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86亿元、508亿元、848亿元,充分体现了银行对高质量贷款的重视。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风险进一步收敛

在资产质量方面,前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64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为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显示出风险进一步收敛,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指出,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均实现“双降”,从规模上看新发生不良资产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从生成率上看,不良资产生成率低于去年同期,风险进一步收敛。
分领域来看,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的风险高发点均在逐步收敛。“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同期减少5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58%。”赖富荣表示,“我们预计全年新发生不良较上年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将保持相对平稳、合理可控。”
息差管理与资产端收益压降
兴业银行今年以来银行业息差持续下行,净息差为1.72%,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基点,财务部总经理林舒表示,通过做强负债有效压降付息成本,可以较好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展望全年,兴业银行将坚持采取积极有效的稳息差策略,力争今年净息差变动跑赢大市,利息净收入保持相对稳定。
股东增持与市场表现
近年来,银行股市场迎来“增持潮”,多家上市银行先后获得重要股东增持,据第一财经报道,2022年-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兴业银行超9.5亿股,今年5月,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继续增持兴业银行3.88亿股;大家人寿一季度从二级市场增持兴业银行5.41亿股,9月和10月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这些股东增持行为充分表明市场对兴业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
兴业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展现了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稳健发展能力,从分红派发到业务增长,从存款与贷款管理到风险防控,兴业银行均取得了积极成果,银行将继续坚持稳息差策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