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31省份去年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工资超12万增长2.6%,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69476元,增长4.0%
2024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呈现不同领域差异显著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124,110元,较上年增长3412元,实现了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较上年增长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这两项数据凸显了我国城镇就业市场在不同类型单位之间存在显著的收入差距。
从区域分布来看,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表现尤为突出,有9个省份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过12万元,领跑的省份包括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和宁夏,上海和北京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位居全国前列,这不仅反映了这两个城市作为经济强省的实力,更体现出其城市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水平,作为具有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达的城市,上海和北京凭借总部经济优势和高薪岗位的吸引力,成功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人才集聚效应,推动了非私营单位的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升。

在私营单位领域,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位居前五,但整体表现相对平缓,与非私营单位相比,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增长幅度也较为有限,这可能与政策导向、市场环境、行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尽管如此,私营单位在就业市场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创造就业岗位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整体来看,2024年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城镇就业市场的两面性,非私营单位的人均工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2万元,展现了较强的薪酬水平;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相对平缓,整体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这一现象也提醒我们要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单位的发展特点,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就业市场结构,提高就业质量,预计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将继续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不同领域的差异,科学施策,促进城镇就业市场的均衡发展。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