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释放重磅信号:明年初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政策 有望助力楼市企稳
财联社10月28日讯(记者 李洁)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了主题演讲,重点阐述了房地产领域的政策信号,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潘功胜在演讲中表示,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他提到将于2026年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该政策将对疫情以来因短期困难导致违约但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进行信用修复,不再在征信系统中展示相关信息,这一举措旨在帮助因疫情影响信用受损的群体重新获得融资渠道,释放被压抑的购房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与疫情期间的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相媲美,通过隐藏部分违约信息,既能防范道德风险,又能帮助受影响群体修复信用能力,缓解居民部门的去杠杆压力,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符合条件的居民重新获得购房贷款资格,还能提升市场信心,修复预期。

潘功胜还强调了“做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在房地产金融领域实践了较早的宏观审慎管理,早在2003年就首次引入最低首付比例政策,全国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下限均降至15%,商贷房贷利率取消全国层面利率下限,并赋予地方决定权,核心城市采取放松限购等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有望进一步丰富,这些管理工具的完善将有助于控制风险,释放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潘功胜还透露,未来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及后续降息预期走强,市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释放了更大空间,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年底前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这将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与企业融资成本。
这些政策措施在信用修复、房地产金融管理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同发力,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政策工具箱有望进一步丰富,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