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期货:政策驱动下PTA的短期反弹
工信部召开PTA产业发展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情绪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于10月27日发布通知,将于10月29日召开“精对苯二甲酸(PTA)及瓶级聚酯切片产业发展座谈会”,这一政策信号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成为近期PTA板块走强的核心驱动力,当前,PTA行业正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的复杂格局,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应压力高企,而政策干预预期升温叠加成本支撑,为短期价格反弹提供了基础。
政策破局“内卷”,提振市场信心
PTA行业近年来产能扩张迅猛,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持续承压,截至2025年10月,国内PTA总产能已达9172.5万吨/年,而需求端增长相对平缓,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信部召开座谈会,明确指向“防范化解PTA及瓶级聚酯切片行业内卷式竞争”,释放出强烈的监管干预意图,市场普遍预期,座谈会或将推动产能调控、行业整合或减产协调机制落地,短期内极大提振了产业链信心。
成本端提供较强支撑,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PX成本端保持相对坚挺,截至10月27日,PX价格报820.83美元/吨,维持在820美元/吨上方,对PTA形成有效成本托底,PTA现货价格回升至4490元/吨,同时加工费仍处于97.89元/吨的低位,连续四个月处于理论亏损区间,生产亏损进一步压缩价格下行空间,形成较强的“成本底”支撑,一旦价格跌破完全成本线,将倒逼装置减产,从而缓解供应压力。
旺季尾声,刚需支撑有限

当前正值“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尾声,终端需求呈现结构性回暖,但整体复苏动能不足,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工率回升至66.45%,环比提升2.39个百分点,终端订单天数达15.68天,随着天气转冷,秋冬面料需求逐步释放,下游织造企业刚需采购意愿增强,带动原料库存去化,需求回暖并不具备持续性,内贸市场利润持续压缩,外贸订单增量有限,企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备货意愿低迷,聚酯企业面临成品库存高企与现金流紧张的双重压力,进一步提负空间受限,中游聚酯消化能力已接近瓶颈,而终端缺乏实质性订单支撑,难以有效承接上游庞大的产能增量。
短期反弹逻辑成立,远月仍存不确定性
综合分析,政策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叠加成本支撑、估值低位及下游阶段性补货,共同构筑短期反弹基础,若主要企业响应政策号召主动减产,11-12月PTA或可避免累库,推动现货基差走强,形成“去库+涨价”行情,但远月供需格局面临转弱预期,新投装置陆续投产将加剧供应压力,尤其是华东地区新增产能若全面达产,预计将在四季度末至明年一季度释放大量产量;终端织造企业虽短期订单尚可,但对后市信心不足,普遍以刚需做货为主,缺乏大规模备货动力,后期开工率或面临下行压力,10月底需求旺季尾声,11月PTA大概率从去库存向累库存过渡,且按季节性规律来看,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PTA会加速积累库存,减产将决定短期PTA是否累库存,如果低加工费之下PTA企业主动集中减产,11-12月份PTA可能不会累库存,将推涨PTA价格,但如果减产力度有限,无法改变目前供应充足的格局,PTA仍将延续弱势格局,预计本轮反弹高度受限,PTA产能过剩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扭转,行业需经历漫长的产能出清与优胜劣汰过程,当前的政策利好更多是情绪修复,而非基本面反转。
交易策略建议
短期偏多看待:在政策利好落地、下游补货活跃、估值偏低的背景下,PTA短期有望延续反弹行情,建议关注01合约逢低布局机会,重点关注基差与现货成交变化,警惕远月回调风险:随着新装置投产逐步兑现,远月合约面临供应压力增大预期,不宜追高,可考虑在价格上涨至阻力位时适当减仓或做空远月合约套利,关注政策进展:后续座谈会成果将成为市场焦点,若能出台具体产能调控方案或行业整合计划,或将进一步强化市场信心,推动PTA进入新一轮结构性调整周期。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