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季度扭亏!江苏“江阴之子”缪文彬的光伏“脱困战”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0-27 05:15:04  

双良节能的四十年之路

江阴临港开发区的双良节能总部园区内,74岁的缪双大望着窗外成片的香樟树,沉思着自己与公司的过去与未来,四十年前,他凭借9300元的创业资本,带领一支小队,从部队转业后开启了一段充满勇气的创业历程,双良节能已从一个小镇机厂发展成为横跨节能与光伏的百亿巨头,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创业历程:从9300元到光伏“黑马”

缪双大创业的起点,是1982年江阴利港镇钢厂的部队转业人员,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机会,与三个哥哥及六位乡亲凑齐9300元,组建起一支空调安装队伍,凭借踏实的服务与敏锐的市场洞察,短短三年间,这支小队就积累了几十万元资金,为后续的转型埋下伏笔。

1985年,缪双大捕捉到了“节能制冷”的市场痛点,带领团队回到江阴,投入全部积蓄创办溴化锂制冷机厂——双良节能的雏形,随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1993年成立双良集团,2003年登陆上交所,逐步奠定“节能节水装备龙头”地位,其溴冷机、空冷器等产品长期领跑国内市场,换热器在高端空分领域全球市占率超50%,成为电力、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的重要供应商。

缪双大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生命线,他坦言:“企业不坚持创新,就要被淘汰,民营企业如同骑在虎背,唯有奋勇向前。”这一理念也深刻影响了其子缪文彬,为后续的家族传承打下精神根基。

发展高峰:光伏硅片的“黑马”之路

2021年,双良节能迎来了高光时刻,凭借光伏硅片的快速发展,营收从2020年的20.72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231.49亿元,净利润从2017年的9595万元增至15.02亿元,硅片出货量达44.6GW,跃居行业第三,成为光伏赛道的“黑马”。

这一成就离不开缪文彬的果断布局,2004年,缪文彬在美国取得金融MBA学位后,并未直接进入集团管理层,而是从双良集团底层销售岗位做起,逐步爬到集团总裁助理、副总裁、董事的位置,2017年,缪双大逐步交棒,缪文彬接任集团董事长及上市公司董事长,全面执掌运营。

缪文彬的领导力得到了缪双大的充分肯定,他不仅从基层做起,对企业有了深入的理解,还在2017年开启了双良节能的第二次关键转型,依托多晶硅还原炉业务的优势,缪文彬瞄准光伏硅片赛道,成立了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2021年,凭借大尺寸硅片产能释放与长单优势,双良节能的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

转型与挑战:行业周期波动与新领域探索

三季度扭亏!江苏“江阴之子”缪文彬的光伏“脱困战”

2024年,光伏行业迎来了“产能过剩+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全国硅片产能利用率跌破60%,硅片价格大幅下滑,使得双良节能的毛利率跌至-16.63%,全年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2.7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面对困局,缪文彬迅速调整航向,2025年,双良节能宣布调整融资计划,从原计划的25.6亿元募资计划大幅缩减至12.92亿元,核心是取消38GW的大尺寸单晶硅项目,将资源转向液冷装备、制氢设备等新赛道。

这一转型并非盲目跨界,在氢能领域,双良依托四十余年换热器技术积累,2024年已发布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并拿下阿曼20MW电解槽订单,参与澳洲50万吨绿氢项目,成功切入中东、欧洲等高潜力市场。

2025年第三季度的扭亏印证了调整方向的合理性,尽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27%,但凭借硅片价格环比回升和传统节能装备业务的稳健表现,公司实现了盈利5317.79万元,同比扭亏,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仍同比下降41.27%,盈利能否持续仍需行业需求回暖验证。

负债结构同样呈现“喜忧参半”态势,截至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91%,虽较2024年末微降0.86个百分点,但仍处高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262.63%,加上获批的150亿元借款额度,短期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未来的展望:扎根传统业务,开拓新领域

从9300元的创业到如今的百亿巨头,双良节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探索的缩影,缪文彬坦言:“扎根主业、做强实业,在成熟领域降本增效,在新领域寻求增量。”面对行业周期的波动,公司需要在传统节能装备业务上保持优势,同时在氢能、液冷等新领域寻求突破。

缪双大与缪文彬的合作,既是家族传承的延续,也是企业从创业到成长的缩影,正如江阴那位中小光伏企业老板所言:“2023年还能靠低价抢单,今年连工资都发不出。”而双良节能的转型,正是民营企业在周期波动中的生存与发展策略。

双良节能的未来,既是对传统业务的坚守,也是对新领域的探索,缪文彬的领导力与战略布局,或将决定这家走过四十余年的民营企业的下一次跨越之路。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