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
科技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在2023年10月18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与各位来宾的交流中,深入探讨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及上交所未来的发展方向,霍瑞戎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更将重塑“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上交所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市场营造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
科技驱动发展,培育新动能

霍瑞戎指出,科技创新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这一框架下,上交所通过多种措施,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与发展,科创板等平台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空间,截至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已达到841亿元,已超过这些公司净利润的2.8倍,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上交所通过“转型升级”支持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钢铁和机械行业借助技术创新,实现了向高端智能的跨越,同比净利润分别增长235%和21%,这种由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为整个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实现产业整合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今年以来,沪市上市公司披露了602项资产重组计划,其中重大资产重组单数同比增长19%,较上年增长117%,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资产供给。
稳增长,夯基础,提升治理水平
在夯实上市公司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上交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推动了企业的稳健增长,也提升了企业的规范化运作水平。
在“稳”方面,上交所通过《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助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条件,今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新兴产业如电子、通信、医药生物和轨交设备等行业营收增速均超过7.5%;传统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的营收增速更是达到1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上市公司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上交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今年,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等重要文件,强化了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效能,同时也加强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通过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并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也成为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上半年,400多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总金额达到5552亿元,创历史新高,回购和增持计划的实施金额也达到千亿元以上,目前已完成500亿元的实际操作,这不仅增强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回报的信心,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市场变革,活跃投融资生态
在推动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的同时,上交所还积极构建投融资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上交所通过创新ETF产品,拓展了投资工具的多样性,截至今年9月底,沪市ETF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较2020年的不足万亿元增长了近15倍,尤其是在宽基、红利、自由现金流和债券等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的ETF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选择。
优化做市机制并构建指数化投资生态链条,也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坚实的产品支撑,今年以来,已累计发布指数272条,为中长期资金配置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上交所持续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服务,通过深入了解机构需求,精准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今年,交易所走访了百余家机构投资者,并组织了系列“长钱长投”品牌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可持续性,也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生态。
霍瑞戎副理事长的讲话充分展现了上交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上交所通过“稳、进、投融资端协调发展”的策略,为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上交所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为市场营造更好的长期资金入市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