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突袭”卡脖,闻泰科技147亿资产遇险?
跨境并购的风波与未来抉择
闻泰科技的股价大幅波动,引发市场对其跨境并购与国际化战略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内领先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闻泰科技在2019年以3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收购安世半导体,标志着其迈入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一步,时机至今,闻泰科技的这场跨境并购成果却正面临严峻挑战。
风波的起因
这场风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闻泰科技在张学政的掌控下,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成功斥资超百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的巨头,其在汽车、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广泛,年产销器件量近1000亿颗,收购安世半导体,不仅为闻泰科技拓展了上游的产业链控制权,也使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列入“实体清单”,荷兰方面也联合美国收紧对“实体清单”相关企业的管制,随后,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新一轮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要求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荷兰当地时间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直接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在这场风波中,闻泰科技的控制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法庭裁决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相关公司的所有董事及CEO职务,并将安世半导体股份管理权移交至独立第三方托管,这一裁决对闻泰科技的实际控制权构成直接威胁,市场对公司的短期经营和长远发展均提出了严峻考验。
风波的影响
闻泰科技的股价在10月13日开盘一字跌停,报收41.83元/股,市值缩水至520.6亿元人民币,这一大幅波动反映了市场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对公司短期经营前景的担忧,从财务数据来看,闻泰科技2024年营收约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但归母净利润为-28.33亿元,同比锐减339.83%,这一显著的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及供应商、客户对实体清单的扩大化解读和执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闻泰科技并未因此放弃抵抗,公司在《声明》中强调了自身在安世半导体领域的合法权益,并表示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的手段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表达了对中方企业权益的坚定维护立场,指出有关国家应遵守市场原则,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闻泰科技在处理此次危机中展现出的应对策略也值得关注,公司表示正在积极与供应商、客户保持沟通,全力维系员工队伍、生产秩序和销售渠道的基本稳定,公司正在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密切配合,探索法律救济方案,并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这些举措体现了闻泰科技在危机中的应对能力和韧性。
从行业发展来看,半导体市场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全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特别是在汽车电动与智能化、AI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等领域,半导体需求持续强劲。
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法治国家对企业运营的严格管控,也为中国跨境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闻泰科技此次遭遇的事件,既是其国际化战略面临的风险,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需要面对的现实考验。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闻泰科技是否能够最终夺回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关键在于公司能否在国际法律框架内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从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国际化战略来看,闻泰科技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这一事件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敲响了警钟。
闻泰科技与安世半导体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在跨境并购中的挑战,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成长历程,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公司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平衡风险与收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将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