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0亿,一家独角兽宣布破产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15 18:15:04  

从狂欢到清醒

锂电池产业曾经被视为碳中和时代最硬的赛道,但近年来,这个曾经引发全球资本狂欢的行业,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洗牌,从德国老牌BMZ到瑞典的Northvolt,这些曾经被誉为“欧洲电池自主”的标杆企业相继申请破产,揭开了这个行业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锂电池产业的狂欢终结,标志着一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的开始。

锂电池产业的狂欢终结

十年间,锂电池产业的产能扩张了五十倍,龙头企业的市值冲破万亿,融资额屡创纪录,这一狂欢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结构性问题,2024年,全球锂电池价格暴跌四成,高镍三元电芯跌破每瓦时0.5元,磷酸铁锂价格逼近0.3元,整个行业的毛利率被压缩至个位数,中小企业在盈亏线上挣扎,甚至头部厂商也只能靠规模效应和政府补贴维系生存。

欧洲电池产业的困境

欧洲本土电池产业曾经被寄予厚望,但现实却充满了无奈,BMZ和Northvolt的破产,暴露了欧洲电池产业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与供应链整合上的严重短板,BMZ从“来料加工”到“全流程生产”的转型,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未能实现本土量产,反而加剧了资金压力,Northvolt的失败则是技术与市场未能同步成熟的典型案例,公司试图通过“去亚洲化”叙事吸引资本,但产能爬坡远低于预期,良品率长期低于80%,导致订单取消和现金流断裂。

160亿,一家独角兽宣布破产

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夹击

技术问题是锂电池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许多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忽视了成熟数据的积累,Northvolt直接跳过磷酸铁锂成熟路线,尝试采用高镍三元加硅碳负极,这种高风险的技术突破导致良率长期低迷,市场需求也在变化,欧洲电动车的增速放缓,ACEA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纯电销量增长仅为10%,远低于2022年的20%,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企业扩张目标的不符,导致了产能过剩和现金流危机的加剧。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的双重打击

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困境,美国对中国电池的征收和限制含疆材料的措施,欧盟的强制碳足迹与本地化回收比例要求,印度、巴西提高的进口关税,都在切割全球供应链,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区域化重构使得企业陷入“规模经济被切割成区域碎片”的困境。

未来的重构与升级路径

尽管困境重重,锂电池产业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技术创新正在积蓄动能,新材料、新工艺、新循环、新供应链正在涌现,磷酸锰铁锂的技术突破、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突破,以及干法电极技术的推广,都是未来可能的突破点,供应链的重构也在进行,锂矿的多点开采、前驱体、正极、负极、隔膜等中游环节的区域化生产,以及下游品牌与产能的协同发展,正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锂电池产业的洗牌与重生,既是一个行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技术创新、制造范式的转变、资源循环的优化、供应链的重构,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更加精细、更低碳、更区域耦合的TWh时代,未来的锂电池不再是标准化的大宗商品,而是融合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绿色金融与区域政策的复杂系统,只有能在系统层面持续降本、减碳、提效的企业,才能在下一轮产业浪潮中占据高地,把锂电池真正推向可持续繁荣的TWh时代。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