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承揽合同纠纷,陈宏起诉舟山志尚装饰有限公司等
市场表现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经历了政策环境的多次变革,自2014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多轮优化,政策逐步过渡至差异化减免阶段,2023年公告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标志着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最后一年,2024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将减半征收,即按照5%的实际税率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这一政策的退坡引发了广泛关注,不仅对消费者购车决策产生影响,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购置税政策退坡引发车企兜底措施
面对购置税政策的逐步退坡,多家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兜底政策,以稳定消费者信心,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以来,已有理想、蔚来、鸿蒙智行、小米、极氪、领克、智己、长安启源、深蓝、奇瑞等十余个品牌推出了购置税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普遍以“减免购车尾款”为形式,补贴额度为“比2025年多出的差额部分”,上限均为1.5万元,小米汽车的购置税补贴政策设置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30日,小米车主若因官方原因导致车辆2026年交付,可享受购置税补贴,确保购车支出不受政策变动影响,蔚来的补贴政策更具灵活性,全新ES8在2024年12月31日(含)前锁单的消费者均可享受购置税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兜底政策并非普遍适用,而是针对特定车型或全系车型,理想汽车的购置税补贴仅适用于理想i6和极氪汽车的购置税补贴仅针对极氪9X,长安启源和小米汽车则对全系车型进行了购置税兜底,展现了不同车企的市场策略差异。
购置税退坡对年末车市的影响
购置税政策的退坡被认为可能对年末车市产生积极影响,推高消费者购车热情,带来翘尾行情,随着车企纷纷推出补贴政策,业内对年末车市走向的判断变得复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指出,厂家购置税兜底政策的推出以及促销力度的温和,可能会抑制消费者的急迫性购车行为,尤其是一些爆款新能源车型因交付时间延迟,今年的订单将转化为明年的交付量,这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交付周期的延长也成为购车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以小米YU7为例,其交付周期为35-38周,消费者若在11月13日锁单,提车时间将延迟至明年7月,针对这一问题,许多车企选择在订单锁单后提供购置税补贴,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风险。
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购置税政策的退坡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意味着行业从“政策驱动”逐步走向“市场驱动”,乘联分会数据显示,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2万辆,同比下降0.8%;1-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925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更为显著,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28.2万辆,同比增长7.3%;1-10月累计零售1015.1万辆,增长21.9%,这些数据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和持续增长,尽管近期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随着购置税政策的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者购车决策将更加基于车型的市场口碑、品牌价值和用户体验,而非单纯的政策优惠,车企也将更加依赖自身品牌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的退坡虽然为行业带来了挑战,但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政策的逐步优化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成熟化的发展阶段。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