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号是什么日子: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与记忆守护的全球行动
每年9月21日,全球将迎来一个特殊的纪念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World Alzheimer's Day),这一天,国际社会通过提高公众认知、倡导政策支持、推动科研创新,共同应对这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记忆杀手"。
国际视角下的记忆守护 自1999年起,阿尔茨海默病被定为全球性公共卫生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痴呆症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高达60%-70%,在2023年的主题" Remember, Act, Innovate"(铭记、行动、创新)指引下,超过100个国家同步开展认知筛查、患者关怀和科研进展发布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强调,需将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纳入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中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实践 面对2.8亿老年人口中约1500万痴呆患者的现实压力,中国已构建多层次应对体系:
- 政策保障:2022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要求,到203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
- 社会支持:全国已建成超2000个认知症友好社区,推广"家庭-社区-机构"三级照护模式
- 科技赋能: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AI认知评估系统,实现96%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 文化关怀:北京"记忆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展览,帮助患者唤醒珍贵回忆
全民参与的记忆保卫战

- 家庭层面:建立"记忆银行"(存储家族故事、老照片等),延缓疾病进展
- 社区层面:开展认知训练工作坊,推荐"认知症友好商家"绿色通道
- 医疗层面: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整合神经科、康复科等资源
- 个人防护: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每日摄入5种以上 colored foods(彩虹饮食)
- 保持社交互动(每周≥3次)
未来行动方向 据《柳叶刀》最新研究,若全球在2030年前将早期诊断率提升至50%,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40%,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拥军指出:"需要建立跨学科协作平台,重点突破β-淀粉样蛋白清除技术,同时加强认知症预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落地。"
这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提醒我们关注认知健康,更呼吁全社会构建"全生命周期"照护体系,正如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所言:"守护记忆就是守护文明的火种。"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为所爱之人,为共同的未来,行动起来。
(本文数据来源:WHO《2023年世界老年健康报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官网)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