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认识与防治,关于瘢痕疙瘩的那些事儿
瘢痕疙瘩,这个医学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却是皮肤创伤后一个常见的、令人困扰的并发症,无论是意外擦伤、烧伤、手术切口,还是像青春痘、痤疮、水痘等感染性皮损愈合后,都有可能出现瘢痕疙瘩,了解它,认识它,对于预防和治疗都至关重要。
什么是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一种超出原始伤口范围的、过度增生的瘢痕组织,它不仅包含正常的疤痕修复过程,还会异常地向周围健康组织生长,形成一个体积更大、质地更硬、颜色可能发红或发暗的肿块,这种肿块通常瘙痒、疼痛,并且在活动时(如抬手臂、皱眉等)可能影响外观和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困扰。
瘢痕疙瘩是怎么形成的?
瘢痕疙瘩的形成原因复杂,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 遗传因素: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些人天生皮肤胶原蛋白的代谢和合成就比较活跃,或者对创伤修复的信号调控异常敏感,更容易形成瘢痕疙瘩,这在家族中有聚集倾向。
- 创伤或手术: 这是最常见的诱因,任何皮肤损伤,无论是轻微的划伤、烧伤、感染,还是外科手术切口,都可能成为瘢痕疙瘩的起点。
- 炎症反应: 创伤后的炎症反应是身体修复的信号,但如果炎症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可能刺激成纤维细胞(负责产生胶原蛋白的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瘢痕疙瘩形成。
- 张力因素: 伤口部位受到持续的牵拉或张力,也会影响瘢痕的形成,使其向瘢痕疙瘩发展。
- 局部组织缺氧: 创伤部位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可能促进瘢痕疙瘩的形成。
- 其他因素: 某些病毒感染(如水痘)、异物植入、放射治疗等也可能诱发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有哪些危害?

- 影响美观: 瘢痕疙瘩通常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 功能障碍: 如果瘢痕疙瘩位于关节、口唇、眼睑等重要功能区域,会限制关节活动、影响张口、闭眼等功能。
- 瘙痒与疼痛: 瘢痕疙瘩常伴有持续性瘙痒和触痛,影响生活质量。
- 心理负担: 长期的外观改变和不适感可能导致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如何预防瘢痕疙瘩?
虽然瘢痕疙瘩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早期干预和预防非常重要:
- 早期伤口处理: 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 减少张力: 对于张力较大的伤口(如手术切口),可以考虑使用减张缝合、硅胶贴片、压力疗法等。
- 早期药物干预: 对于高风险人群(有瘢痕疙瘩家族史、曾发生过瘢痕疙瘩者)或已出现早期增生迹象的伤口,可在医生指导下早期使用瘢痕疙瘩贴、硅酮凝胶/喷雾、皮质类固醇药膏等进行预防。
- 避免搔抓: 伤口愈合后避免搔抓,以防刺激瘢痕。
瘢痕疙瘩怎么治疗?

瘢痕疙瘩的治疗目标是缩小瘢痕体积、软化瘢痕、减轻症状、改善外观和功能,治疗方法多样,选择需个体化:
-
非手术治疗:
- 皮质类固醇注射: 局部注射强的松龙等药物,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线方法,能有效抑制炎症、软化和缩小瘢痕,可能需要多次注射。
- 硅酮制品: 硅酮凝胶或贴片,长期使用有助于软化、平坦化瘢痕。
- 压力疗法: 使用弹力绷带或定制的压力衣,对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和早期瘢痕疙瘩有一定效果。
- 外用药物: 如洋葱提取物(如Mederma)、抗组胺药膏等,可缓解瘙痒和轻微增生。
- 激光治疗: 如脉冲染料激光可改善瘢痕颜色和血管,CO2激光可汽化瘢痕组织,使其平坦化。
- 冷冻治疗: 液氮冷冻,可使瘢痕组织坏死脱落,但可能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 放射治疗: 对顽固性瘢痕疙瘩,特别是发生在关节部位影响功能的,可在早期瘢痕内低剂量放射治疗,抑制瘢痕血管化和增生。
-
手术治疗:
- 瘢痕疙瘩切除术: 直接将瘢痕疙瘩切除,但单纯切除后复发率很高。
- 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后,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皮质类固醇注射、放疗、压力疗法、激光等)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疗效,切除后皮下缝合(减少张力)、切除后即刻皮质类固醇注射、切除后放疗等。
重要提示:
- 瘢痕疙瘩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咨询专业医生,由医生根据瘢痕的大小、深度、部位、硬度、症状、病程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期望来综合判断。
- 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因人而异,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方法或联合治疗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了解瘢痕疙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