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永赢基金学什么?申万菱信竟“扭伤腰”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10 10:20:03  

永赢基金近年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股“暴富”风潮,吸引了无数基金公司的目光和模仿,但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教训,也暴露了行业内存在的诸多弊端,以下将从永赢基金的成功背后、申万菱信的失败案例以及行业监管现状等方面,分析行业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永赢基金的“暴富”背后:矩阵式押注细分赛道的商业模式

永赢基金凭借其矩阵式押注细分赛道的商业模式,迅速在基金行业中脱颖而出,通过精准定位市场机会,旗下基金如“永赢科技智选”等产品,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收益,年内净值涨幅高达两倍,不少投资者被其稳定的基金业绩排名所吸引,纷纷选择其产品。

这种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永赢基金精心打造的结果,其核心商业模式在于利用行业细分领域的特定机会,通过加大基金净值的波动幅度,实现短期内的超额收益,尤其是在各大基金电商销售平台的算法加持下,永赢基金旗下产品持续霸屏,进一步撩拨着投资者的情绪。

这种“暴富”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有5只基金净值大幅上涨,但在2016年至2018年间,它们无一例外地大幅下跌,其中有3只基金净值腰斩,这种押注式投资虽然在市场上涨阶段可能表现优异,但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的失败案例:平台与环境的重要性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的失败经历,为永赢基金的成功提供了鲜明对比,该基金由资深基金经理贾成东任职,由于其管理风格与申万菱信的平台环境存在不合,导致基金表现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从成立日起至9月30日,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净值一度跌破0.9元,至今仍在1元以下徘徊。

贾成东的失败并非个人的问题,而是与其所在平台的管理环境密切相关,作为一名资深基金经理,他在招商行业精选基金上取得了稳定的年化收益15.45%,但在加入申万菱信后,他显然难以适应新平台的管理方式,导致基金表现大幅下滑,这一案例表明,基金经理的表现与其所在平台和环境密不可分。

行业乱象的深层次:忽视业绩比较基准的危害

从永赢基金学什么?申万菱信竟“扭伤腰”

永赢基金“智选”系列严重偏离业绩比较基准的约定,通过加大风险暴露的方式,用基金净值的巨大波动冒充超额收益,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收获巨大利润,但长期来看,往往会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严重伤害。

在市场上涨阶段,永赢基金旗下产品确实表现为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市场下行时,这些基金可能会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有专业人士指出,2022年至2024年间,国内约70%的主动型偏股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押注式投资的风险。

无论是永赢基金还是申万菱信行业精选,都忽视了基金合同中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约定,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行业规范,也对市场的公平性构成了威胁。

行业监管的新动向:规范押注式投资,保护投资者利益

针对行业中存在的乱象,监管机构在近期出台了多项新规,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并要求基金业协会向基金公司下发《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运作说明(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这些新规一类库69个指数,二类库72个指数,旨在约束和规范基金押注式投资,让公募基金真正为百姓理财服务,而不是沦为少数精致利己主义者扰乱行业秩序的工具。

监管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只有真正将押注式投资行为规范在行业内,才能避免类似永赢基金、申万菱信等基金公司再次发生“滑铁卢”式事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

行业反思与未来展望

永赢基金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佩,但其“暴富”模式也暴露了行业内的诸多弊端,那些盲目追求快速增长的基金公司,往往会忽视基金合同中的约定,忽视投资者合法权益,甚至将巨大的风险打包留给市场和广大投资者。

在面对永赢基金等“标杆”基金时,行业内的基金公司应当保持清醒,一些公司不要被浮躁的风气裹挟,而要能凝神定气,让基金经理形成稳定的风格,避免押注式投资,也要加强自律,不能再通过拉低整个基金业底线的做法,公司自身赚快钱发横财。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应当理性看待基金产品的宣传和业绩排名,不要被短期的高收益所迷惑,应当关注基金的长期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量的增多,质的提升,稳中求进,稳健发展”的理财目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永赢基金能够从自身的成功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管理风格和投资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而希望其他基金公司也能从申万菱信行业精选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遵守行业规范,谨慎发展,为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分类: 国内
责任编辑: 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