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91,被证监会立案!涉嫌财务造假,或强制退市
*面临生死存亡考验:ST长药的财务危机与重整困境**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
在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和深交所的退市风险警示下,ST长药(证券代码:300391)正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调查,退市风险高悬,加之预重整进展缓慢、债务累累,ST长药的经营能力和未来存续都陷入了重大不确定性,这一事件不仅关乎公司自身命运,更引发了市场对中国制造业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深思。

11月7日晚间,*ST长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正式立案调查,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公司股价即受到重创,以每股3.45元的价格下跌0.58%,市值仅为12.09亿元。
此次立案调查并非公司首次面临财务问题,回溯历史,长药控股(即ST长药前身)早在2024年因年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审计报告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而被深交所决定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2025年4月22日开市起,公司便变身为ST长药,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
从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三季报数据来看,*ST长药的经营状况堪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归母净资产为负值-4.33亿元,未分配利润为-15.90亿元,经营净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数,公司营收规模也呈现断崖式下滑,从2022年的16.15亿元降至2023年的11.98亿元,2024年仅剩1.12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0%至1.0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89%至-2.1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99%至-2.09亿元。
如果ST长药2025年第四季度经营业绩未能“翻身”,公司将触及“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条款,被深交所终止上市,这意味着ST长药的存续命运将与第四季度的业绩紧密相连。
*ST长药还面临着债务危机,公司截至10月20日披露,存在大额有息负债11.06亿元,其中逾期有息债务3.90亿元,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开立银行账户总数为161个,其中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达109个,占比高达67.70%,公司及子公司已开立银行账户总数为161个,其中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达109个,占比高达67.70%。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及子公司已开立银行账户总数为161个,其中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达109个,占比高达67.70%,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开立银行账户总数为161个,其中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达109个,占比高达67.70%,值得一提的是,因大量债务逾期,部分债权人已对*ST长药提起诉讼,导致公司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
值得一提的是,在ST长药被法院启动预重整之前,其多个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重整,根据公告,2025年3月27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ST长药七家子公司——长江星、长江源、长江丰、新峰制药、长江伟创、舒惠涛、安博制药合并重整,这些子公司的合并重整能否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
ST长药还预警称,即使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后续仍然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并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ST长药坦言:“上述事项或情况表明长药控股在不发生重大变革情况下,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ST长药的现状来看,公司不仅要应对证监会的立案调查,还要面对深交所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加之债务累累、重整进展缓慢的困境,公司的前途命运堪谓风云变幻。
市场对*ST长药的关注不仅源于其作为长三角地区制药企业的行业地位,更源于其财务危机引发的市场信心动摇,投资者纷纷对此事表示担忧,认为此案件不仅是单一公司的命运所在,更是整个行业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警示。
ST长药的困境不仅是个股民的悲剧,更是整个资本市场的警示,市场需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此类事件,警惕市场泡沫和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ST长药能否突围重整,实现复苏,仍需依靠公司自身的努力以及市场的宽容与理解。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