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加快场景培育,点名22类重点领域
深化场景创新,推动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通过“场景创新”来连接技术与市场,打造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产业场景,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等参与的背景下,场景创新已成为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抓手。
2022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聚焦于以下五方面的场景培育和开放: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应用场景、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以及民生领域应用场景。《意见》还提出了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涵盖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制造业、交通运输、智慧物流、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场景创新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均强调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志指出,场景创新作为连接科学技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的桥梁,已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人才、资金聚集,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还能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而言,《实施意见》在数字经济领域提出,要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和安全防护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领域,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的培育和开放,更好地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的发展需要。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胡国栋表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都要摸准解决需求痛点的应用场景,要充分发挥场景应用的牵引作用,站在制造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促进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需要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工程等重点工作,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
《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多个具体领域的场景建设目标,在制造业、交通运输、智慧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在应急管理、矿山安全、智慧水利、施工安全、林业草原等领域,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在政务服务、智慧城市、乡村建设等领域,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在医疗卫生、养老助残托育、文化和旅游、跨界融合消费等领域,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为了推动场景创新和应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被鼓励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深化人工智能布局,已在关键行业中布局了超过500个场景的应用人工智能,展现了央企在新兴技术应用与产业合作中的领先姿态。
今年7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焕新社区”正式发布,这一平台由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推进,中国移动牵头建设,聚合了央企合力和产业链力量,开放了来自16个行业共计40个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国资委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向社会敞开应用场景,通过构建合作桥梁、增强采购力度等举措,深化与各类企业的协同合作,以期在更多的行业中释放出合作的潜力,这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产业链的整体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通过场景创新,连接技术与产业、打通研发与市场的桥梁,不仅能够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还能够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和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场景创新不断深入,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