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科技: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通力科技: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业务的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和合规运营,现就通力科技公司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做出如下规定:
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的解释》《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及相关实际情况,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制定本制度。

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通力科技公司及其全体员工在进行对外担保业务活动时的行为和相关事项,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公司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 公司为其他单位或个人牵制其债务;
- 公司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担保相关的法律关系。
管理职责
风险管理部门
- 负责对外担保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申请、风险评估、合同审核、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工作。
-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对外担保业务的潜在风险,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对外担保业务合规、安全运行。
财务部门
- 审核对外担保业务的资金使用,确保资金流向合法合规。
- 定期进行资金管理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资金链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法律合规部门
- 监督公司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法律关系,确保对外担保业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 审查担保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避免因合同问题引发法律纠纷。
对外担保管理流程
业务申请
- 具体单位或个人需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交详细的担保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借款人信息、贷款用途、担保物品及评估价值;
- 担保合同内容草案;
- 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文件的符合性证明。
- 具体单位或个人需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交详细的担保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风险评估与审批
- 风险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借款人资质审核;
- 担保物品的合法性、评估价值的认证;
- 债务风险的评估及预警;
- 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审查。
- 若初步评估合格,风险管理部门应提交给公司合规部门及相关管理层审批。
- 风险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合同签订与资金管理
- 合规部门负责审查担保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制度。
- 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担保资金流向,确保资金使用符合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风险控制与监督
- 公司定期对对外担保业务进行动态监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借款人的还款情况监测;
- 担保物品的使用和处置情况;
- 债务风险的动态评估。
- 若发现任何可能导致公司风险的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 公司定期对对外担保业务进行动态监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应急处置
- 若对外担保业务出现违约或违法行为,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 进行债务收回或维权;
- 做好资产处置工作,避免损失扩大;
- 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
- 若对外担保业务出现违约或违法行为,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监督检查与反馈
- 公司定期组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内部检查,确保对外担保业务管理符合本制度及相关规定。
- 检查结果将提交给公司高层及相关管理层审阅,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出整改。
- 对外担保业务的监督检查结果将通过公司内部渠道向相关部门反馈,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
法律责任
- 违反本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人员及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 若因对外担保业务管理不规范导致公司资产损失或法律纠纷,相关负责人将根据公司纪律处分,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其他规定
本制度由通力科技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具体执行工作由相关部门根据本制度的要求落实。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来的修订将通过同样方式发布,并予以适时修订。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