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必备三种药:心衰患者必须终身服用的三种救命药,你了解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泵血以满足身体组织的需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心衰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规范用药是治疗的核心,其中三种药物被广泛认为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也是大多数心衰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的“必备三药”。
这三种药物分别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 作用机制: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或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帮助放松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还能抑制心脏的重构(即心脏肌肉和结构的恶化),延缓心衰进展。
- 适用人群: 几乎所有类型的慢性心衰患者,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医生通常会优先考虑使用这类药物。
- 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的副作用,如果无法耐受,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为ARB类药物,使用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血管性头痛、怀孕等情况。
β受体阻滞剂
- 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过度刺激,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脏得到休息,同时也能抑制心衰时的恶性心律失常,改善长期预后。
- 适用人群: 同样适用于大多数心衰患者,特别是那些心率偏快、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心衰(如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其获益可能需要更个体化的评估。
- 注意事项: 初期使用可能会感到心率过慢或疲劳,需遵医嘱逐渐调整剂量,严重心动过缓、哮喘患者需慎用或禁用。
醛固酮拮抗剂
- 作用机制: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醛固酮的作用,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回心血量),同时也有助于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脏重构,进一步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
-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中重度心衰(通常指纽约心脏协会分级III-IV级,或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特别是那些对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螺内酯和依普利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
- 注意事项: 需监测血钾水平,以免引起高钾血症,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或慎用,女性(尤其是育龄女性)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因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
这三种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构成了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石,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作用,旨在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心衰的类型、严重程度、合并症、副作用耐受性等)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心衰患者一旦确诊,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这些药物,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除了规范用药,心衰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复诊,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