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虚拟电厂是实现零碳园区的路径 | 财之道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英利集团探索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25年10月16日-18日,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举办了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在这场大会上,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分享了公司在光伏行业的最新进展、战略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现了英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与担当。
光伏行业的新转变与技术创新
苗青指出,光伏行业正经历新的转变,新能源装机量已达到1700GW,公司面临的新挑战是如何实现绿能消纳与电网的平衡,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为此,英利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致力于提供优质且绿色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过去20年间,英利集团的技术不断优化,光伏转换效率显著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压缩了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为用户提供了“用得起或能够负担得起”的绿色电力。
光伏建筑一体化:开拓新赛道
为了应对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新场景,英利集团推出了新的品牌——嘉盛光电,专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这一创新应用将光伏作为发电的建材,赋予建筑更多功能,如与建筑同寿命、防火、防风等性能。
苗青介绍,嘉盛光电经过十几代产品的研发,已在全球200多组场景中落地应用,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推广,建筑行业将从耗能行业转型为生产行业,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海外布局: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布局

在国际化发展中,英利集团将海外布局重点放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电特点,公司组建了光储充联盟,将国内优质的供应链资源整合,推出了出海品牌UniGo。
UniGo不仅提供组合产品,还涵盖了工业、农业、渔业及柴油替代等50多个细分领域,在东南亚等地区,光储充系统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发电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差异化和定制化策略,UniGo在新兴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
应对光伏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与行业协同
面对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苗青指出,行业已经经历了4-5个大的产能周期,尽管如此,技术创新仍在持续推动行业发展,国家近期发布的多个指导性文件,反映了对新能源转型的高度重视。
苗青强调,行业应注重综合能源互补,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无论是BIPV还是光储充,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与区域用电平衡
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背景下,苗青提出,行业应更加关注用电端的需求,通过区域内的用能大户汇聚,实现新能源与用电资源的平衡,虚拟电厂和零碳园区的协同发展,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零碳园区是终极目标,而虚拟电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虚拟电厂可以整合分布式发电资源,与用电资源实现动态平衡,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未来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苗青对企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找到足够宽广的应用场景,建立全方位的能源综合服务商模式,光伏企业不仅要提供单一产品,还要提供整套的能源解决方案。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苗青强调差异化与定制化的重要性,单一产品难以在资源较为落后的地区大规模应用,唯有结合产业链,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优势。
苗青的发言不仅展现了英利集团在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英利集团正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应用的推进,不仅改变了传统能源行业的格局,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英利集团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