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字节腾讯,集体重仓新风口
AI Coding生态战,谁能成为中国版Anthropic?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何伊凡 见习编辑|李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下半年,AI编程(AI Coding)成了行业中最火爆的赛道,也率先打开了AI商业化落地的前景。
“从硅谷到国内,大家都说在做Coding,案子都看不过来。”一位科技投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说。
今年9月,凭借在Coding领域的领先优势,Anthropic完成了130亿美元的F轮融资,估值达到1830亿美元,这个估值与短短半年前相比,已翻了三倍。
Coding的应用价值帮助Anthropic在to B市场,得以与坐拥8亿全球用户的OpenAI分庭抗礼;以32%的市场占比,领先于OpenAI的25%,成为企业用户最常使用的模型供应商;收入更从2024年的10亿美元,飞涨到了2025年上半年便入账45亿美元。
Coding研发之火也在国内熊熊燃烧,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在2025年推出了独立的IDE(集成开发环境)产品。
今年3月,字节跳动的Coding工具Trae国内版发布,到5月,该产品月活已超过百万,7月,腾讯开启了AI编程助手“CodeBuddy IDE”内测;今年8月,阿里上线AI编程平台Qoder。
大模型明星创企亦不甘示弱,今年7月,月之暗面发布了Kimi K2模型,针对编程、Agent和长文本功能做了重点提升。
今年8月,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V3.1模型打通了Anthropic生态,让用户可以轻松将DeepSeek-V3.1的能力接入Claude Code框架。
外部环境也在加剧大公司Coding研发的紧迫性,9月5日,因种种原因,Anthropic突然宣布对中国公司“断供”服务,哪家大厂或创企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的Anthropic,或将拿到第一张AI的头等舱船票?
Coding为何火爆,它到底是什么?
为何巨头们都齐齐瞄准了AI Coding赛道?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给出了清晰的回答,9月中旬,在云栖大会演讲中,吴泳铭表示:自然语言是AI时代的编程语言,Agent就是新的软件。“发展大模型Coding能力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Agent还比较早期,解决的主要是标准化和短周期的任务,要想让Agent能解决更复杂、更长周期任务,最关键的是大模型的Coding能力,因为Agent可以自主Coding,理论上就能解决无限复杂的问题,像工程师团队一样理解复杂需求并自主完成编码、测试。”
到底什么是AI Coding?
就是用AI的方式辅助用户编程,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软件开发全流程,达到降低门槛、提高效率的作用,借助Coding工具,普通人也可以用自然语言开发网页以及小程序,程序员可以用来补全和生成代码,在IDE集成环境下,Coding工具还可以帮助完成产品设计、测试以及同步修改等全流程。
对大公司来说,提高代码生产效率意味着更低成本、更高效益,当下的科技大厂已将相当比例的编程工作交由AI来做,蔡崇信最新透露:目前阿里30%的代码已由AI生成。
对于小公司和应用者来说,用Coding工具做产品开发,可以让普通人越过技术壁垒实现平权,他们也是基础模型大厂希望服务的对象。
AI编程能力既是模型能力增强下的自然结果,又会帮助模型能力完成进化迭代,Coding能力已经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大厂的大模型实力,商业化路径也被验证,未来想做好平台生态、丰富Agent应用的公司,做好Coding将是大家绕不开的功课。
Anthropic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在采访中说:编程的用户增长非常快。“模型在编程上变强了,也能帮助我们去训练下一个更强的模型,这是一个很有优势的正循环。”
大厂竞逐,谁占先手?
多数科技大厂很早便洞察到了人工智能编码中的机会。
OpenAI前研究员姚顺雨在接受“语言即世界”采访时,将Coding称之为研发的主线任务,他判断,所有大厂都会把模型的Coding做好,所有的预训练、后训练、强化学习都会考虑到这一点。
以腾讯CodeBuddy为例,腾讯披露,腾讯内部超90%工程师都在用CodeBuddy,整体编码时间平均缩短40%以上,新增代码中,AI生成代码占比超50%,结合内部大规模投产经验,研发提效超16%。
CodeBuddy的产品形态从2022年就已经萌芽,它先后开发了插件——CodeBuddy IDE 形态——CLI(产品名称为CodeBuddy Code)三个阶段,这三个形态会并存,供用户及企业按需选择。
腾讯云开发者AI产品负责人汪晟杰告诉《中国企业家》,2021年至2022年,腾讯内部的一些开发者就提出,可以用AI快速理解代码文档、辅助开发重复性的业务代码。“当时口号叫 Tab Tab Tab No backspace,希望AI辅助完成一次应用代码的生成工作。”
到了第二阶段,腾讯的一些业务团队提出,仅仅是代码片段生成不够,希望代码工具可以理解工程项目,甚至希望有单元测试这样的功能,腾讯在内部上线了腾讯 AI代码助手(后更名为腾讯代码助手CodeBuddy)的Chat 和Craft 模式,以人为主,AI为辅。
随着研发深入,汪晟杰团队逐步联合混元大模型团队,开发插件,将其集成在开发者较为高频使用的开发工具VS Code等IDE中,帮助开发者解决代码补全、注释和推荐。
2025年,随着智能体以及多智能体的协作出现,汪晟杰认为真正的AI Coding开始了,并且马上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Coding将渗透到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从代码生成到产品内测、反馈、调整等等。
不仅是腾讯,字节围绕Coding开发同样动作密集,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洪定坤在今年5月说,字节跳动认真做AI Coding的原因有三个:帮助更多人掌握代码做更多复杂的任务、提升专业工程师工作效率、助力模型追求更好的智能上限。
字节跳动披露:截至6月,在Trae上线3个月后,其月活用户已超过100万,在字节内部,有超过80%的工程师在使用Trae辅助开发。
在大模型领域全栈压上的阿里,对Coding赛道更投入坚决,阿里不断提升Qwen基础大模型中的编码能力,也上线了专属Coding模型,阿里还拿出了独立的Coding终端产品Qoder。
在近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了7款模型更新,其中两款直接提升了Coding能力的上限,Qwen3-Max总参数超过万亿,主推Coding编程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Qwen3-Coder智能编程模型在Open Router平台一度成为全球第二流行的Coder模型,仅次于Claude Sonnet 4。
在独立产品端,阿里的Qoder也有两大特色:第一,字节的Trae、腾讯的CodeBuddy都开放了模型选择,但Qoder不开放模型选择,Qoder的技术人员解释:机选比人选好,也比人选快,希望开发者从效果上比较,能否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Qoder的收费也更高,面向全球用户,其Pro用户订阅费用为每月20美元,Pro+用户订阅费用为每月60美元,这已经与海外领先的AI编程公司Cursor的月费水准相当,相较而言,Trae国际版首月3美元,后续每月10美元,CodeBuddy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