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5亿!绿城突然“卖子”,前三季度净利跌得凶
重庆绿城房地产股权转让引发市场关注,高端市场竞争加剧,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一家“绿城”房地产集团的100%股权突然公开挂牌出售,引发了地产圈的高度关注,这一事件背后,涉及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揭示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披露信息,重庆绿城致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近5亿元的底价挂牌出售,转让方为苏州驰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转让方今年5月由成都潮鸣舒园置业有限公司改名而来,这一转变背后,是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引入了绿城中国——一家H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重庆绿城致嘉的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渝北区,包括“绿城·春溪云庐”和“绿城·晓峰印月”两个楼盘。“春溪云庐”主打99平米的带装修洋房,均价1.9万元/㎡,后期推出152㎡左右的大户型,总价约300万元,该楼盘销售首推于2020年6月,目前已售罄,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晓峰印月”位于礼嘉组团,三年前已售罄,如今已发展成为二手房小区。
重庆绿城致嘉旗下还有一个子公司——重庆瑞进合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绿城·春月锦庐”项目,这一项目于2023年3月首次开盘,主力产品为建面99-125平米的装修洋房,最初均价1.9万元/㎡,后期均价降至1.7万元/㎡,今年以来进一步下降至1.55万元/㎡。
从绿城整体盘面来看,今年前10个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04亿元,同比减少99亿元,降幅7.6%,其中权益金额788亿元,同比减少130亿元,降幅14.16%,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绿城今年10月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减少32亿元,降幅达20.77%,相较于9月销售额128亿元且同比增幅20.75%的“大翻转”,这一数据反映出绿城在高端市场的销售表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业内分析指出,当前重点城市高端市场面临红海竞争,地价不断上涨,高溢价地几乎都被头部几家地产央国企“包圆”了,其中就包括绿城,这家央企房地产集团在江浙沪重点楼市的高溢价拿地尤为活跃,绿城高层曾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提到,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下半年的市场风险在加大。
回到全国楼市整体情况,第三季度及10月的数据显示,全国楼市难以企稳,甚至仍在往下掉,近来,一些机构甚至呼吁“涨房价”,强调房地产应具有金融属性,这一背景下,绿城的股权转让和市场表现备受关注。
从绿城的土地储备来看,今年前10个月新增拿地土储货值1209亿元,位列第四,拿地耗资651亿元,直接排名第三,这表明绿城在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试图通过持续拿地来稳定其市场地位。
绿城的财务数据却并非乐观,今年上半年,绿城实现营收约533.7亿元,同比减少了160多亿元,降幅约23.3%,公司股东应占净利仅为2.1亿元,同比暴降近9成,而少数股东分食了大量利润,这一现象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绿城的财务数据同样不容乐观,该期实现营收682.54亿元,同比降幅约37.53%;净利润9.95亿元,同比降幅79.5%;归母净利8347.5万元,同比降幅近97%,而少数股东拿走的利润同比降幅约58.2%,这些数据表明,绿城的盈利能力正在快速下降,少数股东的利益分配也受到广泛质疑。
与绿城相比,保利发展等其他央国企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保利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737.22亿元,同比降幅4.95%;归母净利19.29亿元,同比降幅75.3%,这些数据反映出,尽管这些央国企在深调后迅速崛起,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他们也面临着规模带来的压力。
总的来看,绿城房地产集团的股权转让事件不仅揭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布局,也反映出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化,绿城如何在高溢价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如何实现财务稳健,都是值得行业深思的问题。
绿城是否能通过优化产品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等手段,逆风突破,仍需市场和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