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经销商分化:月底局势或明朗
宗馥莉辞职引发未来发展争议
娃哈哈集团董事局再度引发市场关注,董事长宗馥莉宣布辞去董事长等职务,任免许思敏接任总经理职务。“娃小宗”品牌正式“登场”,“娃小智”也被引入集团管理层,引发了诸多市场预测和行业分析。
背景:家族企业的权责纷争
娃哈哈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是宗庆林家族掌控的家族企业,宗庆林家族通过多层次的公司结构,掌控着大部分股权,形成了复杂的权责分配体系,宗馥莉作为家族核心成员,在集团的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集团内部的矛盾逐渐暴露,宗馥莉与其他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升级,导致她在集团内部的地位受到质疑。
事件经过:董事长辞职引发市场热议
10月11日,宗馥莉再次辞职消息传出后,引发全网热议,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经销商发现,经销商业务上尚未接到调整通知,部分受访者对宗馥莉辞职可能带来的变化仍持观望态度,也有经销商表示愿意力挺,一部分零售商则基本表示不会售卖“娃小宗”产品,业界认为,宗馥莉辞职风波背后最关键的是娃哈哈未来如何发展,经销商、零售商的合作、市场格局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化。
宏胜集团:娃哈哈的“身体机器”

在娃哈哈的商业体系中,经销商与生产商与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宏胜集团)关系更为紧密,数据显示,宏胜集团拥有中国共16个生产基地、44家子公司、104条现代化饮料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8000余万箱,是娃哈哈的主要生产供应商,娃哈哈的产品供货也主要由宏胜集团生产。
经销商与零售商的态度分歧
从事23年娃哈哈经销的内蒙古商人王伟平表示,已看到相关消息,但未接到业务调整通知,作为老经销商首选仍是宗系企业,多位受访经销商对于事件后续发展仍保持观望,一位湖北省的经销商也表示,娃哈哈方面这两年变化很大,此番宗馥莉辞职后,是不是会继续与之合作,还需观望。
一位资深零售企业采购负责人则表示,零售端必须考虑销量,对于“娃小宗”具体的产品,零售商基本不会进货,因为目前市场上这类商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差异化,除非“娃小宗”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商品,否则销量难以为继。
产业链平衡:未来发展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娃哈哈的商业体系中,经销商和生产商与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集团关系更为紧密,经销商联销体协议显示,经销商同时签约多家宗馥莉控制的公司,其中浙销公司是主要打款对象,2025年的协议中,启力食品和娃哈哈商业被其他宏胜集团下属公司替代,这些信息表明,宏胜集团在娃哈哈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娃哈哈集团若离开宏胜集团将面临困境,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团的股份不会影响其个人独立事业发展,未来专注于宏胜和新品牌更符合其利益。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创始院长苏勇在第一财经直播节目中表示,宗馥莉保留了股东身份,又有“娃小宗”品牌,如何平衡是值得关注的,苏勇认为,如果宗馥莉要让“娃小宗”崛起,路还很长,目前先要稳住市场。
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
从行业专家的分析来看,“娃小宗”品牌的推出并非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而更像是与现有品牌的竞争,信托等事件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未来企业如何发展,宗馥莉如何平衡“娃小宗”与宏胜集团的关系,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片天地,是她未来需要面对的关键课题。
随着经销商合同签约在即,娃哈哈的生产主要依仗于宏胜的生产线,双方的博弈时间不多了,如何在产销链条上平衡“娃小宗”与娃哈哈的关系,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娃哈哈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娃哈哈集团的未来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有机遇可图,宗馥莉的辞职事件不仅是家族企业内部权责分配的结果,更是对整个产业链的重置,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平衡点,如何让“娃小宗”与娃哈哈共存,如何让宏胜集团与娃哈哈集团实现更有效的协同发展,都是需要解答的难题。
对于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整个产业链来说,娃哈哈的未来发展仍值得期待,相信在宗馥莉的带领下,或者在许思敏、苏勇等新管理层的推动下,娃哈哈集团必将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