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加快高端算力芯片等技术攻关
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在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对我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作出了详细介绍,以下是会议的主要内容总结:
发展成就
我国信息通信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
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涵盖了高速纽带、光纤通信和移动网络等多个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网络能力迈入双千兆:网络传输速度达到双千兆比特每秒,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的目标,为多种高科技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算网协同深入推进:算力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协同效应,提升了整个信息通信系统的处理能力,跻身全球领先水平。
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我国算力资源的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列,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提供了强劲动力。
技术体系实现新突破:在5G、6G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终端的快速迭代: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设备快速普及,推动了智能化应用的深入发展。
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模式和发展动能,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助力。
未来发展规划
钟志红总工程师在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坚持筑基固本,构筑智能化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
- 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确保重点城市和热点地区的5G-A网络覆盖。
- 推动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向实际应用转化,优化算力设施布局。
- 提升算力资源的多元化供给、智能调度和高效利用水平,为高端计算需求提供保障。
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
- 前瞻性地开展6G技术研发,培育潜在应用生态。
- 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等关键技术的攻关。
- 打造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资源。
- 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构建智能交互环境,推动万物智联。
坚持深度融合,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 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 大规模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和智慧能源等领域,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协同共治,营造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环境:
-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监管和治理体系。
- 打造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加强全球数字治理参与,推动信息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钟志红总工程师的讲话深刻指明了我国信息通信业在“十五五”规划期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坚持四点建议,中国将继续在信息通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劲动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创新驱动将继续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为全球数字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