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0.17折 消金公司密集转让不良贷款
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不良资产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将结合近期消费金融公司转让不良资产的现象,探讨消费金融行业如何应对不良资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良资产问题日益突出
文章指出,自9月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持续转让不良资产,其中中银消费金融尤为活跃,这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日益突出,行业风险加速出清。

转让特点分析
从转让特点来看,多数转让资产已进入长期逾期阶段,机构转让价格普遍偏低,多数项目起拍价低于账面价值的1折,部分甚至低至0.17折,这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 资产供给增加: 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不良贷款供给持续上升。
- 买方市场形成: AMC等买方对资产质量审慎评估,压低报价,竞争加剧。
- 回收预期悲观: 部分资产已进入长期逾期阶段,回收难度较大。
应对策略
面对不良资产问题,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加强风控: 强化贷前审核,优化客群结构,聚焦刚需场景,提升客户信用评估精度。
- 提升催收能力: 加大自营催收人才招聘,强化催收外包机构协作,引入调解机构,建立协商机制。
- 引入科技手段: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风控能力,优化贷后管理。
- 关注监管政策: 严格遵守监管政策,确保合规经营。
未来展望
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随着行业监管加强、科技手段应用普及,消费金融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将不断提升,不良资产问题将得到有效化解。
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问题不容忽视,但通过加强风控、提升催收能力、引入科技手段等措施,消费金融公司可以有效应对不良资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