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调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15% 预计国内需求将支撑产量和平均售价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看好其长期增长前景
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高盛发布研究报告,将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上调15%至73.1港元,并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报告指出,高盛看好中芯国际在人工智能趋势和国内IC设计需求推动下的长期增长前景。
报告认为,中芯国际的乐观预期主要源于对中国IC设计需求和人工智能趋势的看好,预计这将强劲支撑中芯国际的产量与平均售价,高盛上调公司2028-2029年营收及每股收益预测,并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预计增长5%–7%,可能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

分析师Allen Chang等表示,维持对中芯国际2025-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上调2028与2029年的营收和每股收益预测,2028与2029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3%与7%,营收预测分别上调0.4%和2%。
报告指出,受中国IC设计公司和人工智能趋势的推动,预计中芯国际的长期增长将更加强劲,这将支撑其产量和平均售价,该机构认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为中芯国际带来更多订单机会。
短期来看,高盛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的营收指引环比增长5%-7%等短期上升趋势将成为股价催化剂,分析师的乐观预期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对先进制程工艺需求的提升。
报告还提到,当前这一目标价上调反映了华尔街对中国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技术自主可控趋势下,本土芯片代工企业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在过去一段时间已展现出稳健的财务表现,据华尔街见闻财报文章,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0%至44.56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21.4%,净利率达10.5%,晶圆代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至42.29亿美元。
在产能建设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中芯国际也持续发力,公司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并持续专注于差异化平台建设,在28纳米超低漏电平台、40纳米嵌入式闪存、65纳米射频绝缘体上硅等多个技术平台稳步推进。
展望下半年,中芯国际管理层表示,在国内外政策变化影响下,渠道加紧备货、补库存的情况预计将持续到三季度,尽管四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但由于公司整体产能供不应求,放缓的量不会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公司全年的目标是超过可比同业的平均水平。
高盛对中芯国际的长期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人工智能和国内IC设计需求推动下,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投资者可关注中芯国际在产能扩张、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国内外政策变化对其业绩的影响。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