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三星人寿亏损5.43亿:银保渠道困境与银行系险企转型压力”
银行系险企转型困境:中银三星人寿亏损与银保渠道的“双刃剑”
近年来,银行系险企在保费规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盈利表现却始终乏力,以中银三星人寿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亏损高达5.43亿元,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银保合作模式的结构性难题。
银保渠道的“双刃剑”

银保渠道一度被视为保险业增长的“黄金通道”,但同时也成为险企难以摆脱的“舒适陷阱”,依托中国银行的网点资源,中银三星人寿迅速做大了保费规模,但盈利能力却始终难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投资收益波动:利率持续下行及资本市场波动,导致今年险资投资收益率普遍承压,银行系险企因资产规模较大,对投资回报的变化更为敏感。
赔付支出和准备金计提增加:自2022年起,中银三星人寿的退保金显著上升,赔付支出也水涨船高,导致利润受损。
转型压力与挑战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银行系险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以下为银行系险企面临的几个主要挑战:
银保渠道依赖:银行系险企过度依赖银保渠道,导致其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偏向于满足银行客户的需求,忽视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
投资管理能力不足:银行系险企普遍缺乏独立的投资研究体系,重大资产配置决策往往受股东银行影响,难以自主决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非标资产投资规模和久期匹配。
股东结构调整:中航集团拟退出中银三星人寿,导致公司增资事宜进一步延迟,增加了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
转型建议
针对银行系险企面临的困境,以下是一些建议:
渠道多元化:推进渠道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保险、专业中介等渠道,降低对银行渠道的依赖度。
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开发适合线上销售的标准化产品,提升新业务价值率。
科技赋能: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建立专业化保险销售团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银行系险企要想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构建起可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实现从“银行附属”向“市场化主体”的深刻转变。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