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95突然宣布: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已筹划半年,“市场环境生变,未能达成一致”
市场环境变化与商业条款障碍并存
滨海能源(SZ000695,股价14.51元,市值32.23亿元)一项备受关注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终于走向终章,11月14日晚间,公司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终止《关于终止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议案,经半年筹划后,这一交易因市场环境变化和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最终告吹。
重组背景:缓解盈利压力,打造双主业格局
滨海能源目前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尽管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但锂电产业竞争加剧,盈利水平持续承压,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希望通过收购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旭阳”)100%股权,缓解主营业务的盈利压力,并打造“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
沧州旭阳被视为这一战略的“良药”,作为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沧州旭阳拥有全工艺流程的产业链优势,盈利能力良好,收购该公司,滨海能源希望在自身旗下形成完整的“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业务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重组进程:筹划半年后功亏一篑
滨海能源于2025年4月30日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半个多月后,5月1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5月17日披露交易预案,公司于5月19日复牌,随后,公司先后在6至11月期间6次披露交易进展,但时隔半年,市场等来的并非重组的实质性进展,而是一纸终止的公告。
终止原因:市场环境变化与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重组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交易各方在协商谈判后未能达成一致商业条款,滨海能源强调,此次交易的终止是经过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和友好协商后作出的决定,不存在违约责任的情形。
重组终止的影响:公司业务和股价均面临挑战
重组终止对滨海能源的业务布局和股价均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曾希望通过收购沧州旭阳,打造“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但这一战略设想如今暂告落空,重组终止的消息可能对市场信心产生一定打击,短期内可能对公司股价带来压力。
未来发展:继续推进负极材料业务,稳健经营
滨海能源表示,本次交易的终止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推进负极材料的市场开拓、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及配套源网荷储绿电项目一期建设、新型负极材料研发等经营工作,努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
公司承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专注于现有业务的稳健发展。
滨海能源的重组计划终止,标志着该公司在应对锂电产业竞争压力的过程中,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尽管市场环境变化和商业条款障碍导致重组终止,但公司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应对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滨海能源将继续专注于负极材料业务的深耕,同时探索新的增长点,为股东创造价值,市场将继续关注该公司的后续发展动态。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