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鸿茅药酒案:鸿茅药酒案:一宗违法广告背后的警示与变革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13 18:39:28  

在2019年,一起看似普通的药品违法广告案件,却掀起了中国药品监管和司法实践的波澜,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鸿茅药酒案”,这起案件不仅让内蒙古康恩公司付出了沉重代价,更成为药品广告监管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里程碑。

案件背景

鸿茅药酒是内蒙古鸿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茅公司”)生产的一种传统药酒,2018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鸿茅公司通过《乌兰察布广播电视报》发布广告,存在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行为。

国家药监局立即组织调查发现,鸿茅公司在广告中宣称其产品具有“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中风、半身不遂、偏瘫、肢体麻木、耳鸣、耳聋、糖尿病、并发症、并发症后遗症、并发症康复、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治疗”等功效,这些功效均无充分科学依据。

调查与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和《药品广告审查总则》等规定,国家药监局于2018年11月27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鸿茅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1.1亿元的处罚,并撤销其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鸿茅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19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维持了药监局的处罚决定。

鸿茅公司继续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意义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15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案例98号),将“内蒙古蒙康药业有限公司(鸿茅公司)诉内蒙古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作为行政案例发布,作为全国法院审理类似案件的参考。

这个案例明确了药品广告审批和监管中的关键问题:药品广告必须真实、科学,不得含有虚假或者不科学的内容;药品广告审查应当遵循严格的科学标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众健康。

社会影响

鸿茅药酒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鸿茅药酒案:鸿茅药酒案:一宗违法广告背后的警示与变革

  1. 提高了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知:公众开始更加关注药品广告的真实性,对"神奇功效"的药品保持警惕。

  2. 推动了药品监管体系的完善: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药品广告的审查和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3. 促进了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该案的审理过程展示了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的衔接,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范本。

  4. 提升了药品生产企业自律意识:警示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鸿茅药酒案暴露了药品广告监管中的一些问题:广告审批把关不严、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违法成本过低等,案件也反映出,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药品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药品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鸿茅药酒案:鸿茅药酒案:一宗违法广告背后的警示与变革

展望未来,药品安全监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药品广告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3. 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4. 加强社会共治: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

"鸿茅药酒案"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中国药品监管和司法实践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才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这起案件也将继续在中国药品监管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分类: 医药
责任编辑: 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