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日是几月几日:全国消防日,11月9日守护生命安全的全民行动日
每年11月9日,中国全社会都会掀起一场关于消防安全的全民行动,这个被称作"全国消防日"的重要日子,不仅记录着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这一纪念日的决定,更承载着14亿人民对生命安全的共同守护。

消防日的历史渊源 全国消防日确立于1992年,其灵感来源于"11·9"三个数字的谐音——"要救人",这个日期既与我国火灾报警电话119的号码相呼应,又暗含"119"三个数字连读的谐音"要救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11月正值秋末冬初火灾高发期,通过全民性宣传活动能有效提升火灾防控意识。

日期选择的特殊寓意

- 数字象征:119的三个数字分别代表"要救火""要救人""要安全",形成完整的救援理念闭环
- 时间节点:秋冬季干燥气候与用火用电高峰期重叠,每年11月全国火灾起数较平均值高出37%
- 系统联动:与110报警、120急救形成"119-110-120"三位一体应急体系
年度主题与全民实践 2023年主题"预防为主,生命至上"指导下,各地开展特色活动:
- 北京:在鸟巢开展大型消防演习,模拟大型综合体火灾处置
- 上海:地铁车厢变身消防课堂,每日10列列车播放安全宣传片
- 广州:社区推广"家庭消防五件套"(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
- 成都:中小学开展"小小消防员"体验日,累计参与超50万人次
公众参与新趋势 现代消防日呈现三大转变:
- 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建,企业、学校、社区形成联防机制
- 从知识普及转向技能实操,全国已有23个城市建立消防体验馆
- 从传统宣传转向数字赋能,应急管理部"全民消防学习平台"注册用户突破8000万
安全贴士与行动指南
- 家庭防火"三必须":必须配备灭火器、必须安装烟感报警器、必须制定逃生路线图
- 商业场所"三查制度":查电气线路、查消防通道、查应急照明
- 应急处置"三步法":起火后30秒内判断火情、3分钟内启动预案、3分钟内撤离现场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全国消防日设立以来,火灾事故总量下降42%,重特大火灾下降68%,这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提醒我们关注消防,更应将其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安全自觉,正如2023年主题所强调的,每个公民都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共同筑牢消防安全的长城。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