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取消编导艺考(2020年将取消编导专业吗?)
教育部2024年取消编导艺考与2020年编导专业的变化:影响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教育部对编导专业的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2024年起,教育部正式取消编导艺考,标志着编导专业的招生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影响了考生选择路径,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从政策变化、高校调整、考生应对策略等方面,全面解读编导专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4年取消编导艺考的背景与意义
2024年,教育部决定取消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统考制度,这一改革旨在纠正艺考低分升学问题,提高专业素质,推动艺术类专业更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编导类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后期制作等)被划出艺术类统考的行列,改为以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录取依据,这一政策调整使得考生不再需要参加繁琐的艺考流程,非艺术生也能通过文化课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直接报考编导类专业。
这一改革对考生来说具有以下几大影响:
- 降低录取门槛:无需艺考,考生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课学习,尤其是文化课成绩的提升成为关键。
- 多元化发展路径:非艺术生也能报考编导类专业,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
- 高校招生策略调整:部分高校因生源不足而撤销编导专业,例如南昌大学已连续五年未招生编导相关专业。
2020年编导专业的调整:部分高校已撤销
关于2020年将取消编导专业的说法,实际上并非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取消,而是部分高校因政策调整、生源不足等原因选择撤销编导专业。
- 南昌大学:该校已连续五年未招生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8个本科专业,主要原因包括政策要求、艺考政策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 河北师范大学:该校在2025年计划扩招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优势专业,显示出编导类专业仍具市场吸引力。
- 四川小自考改革:四川省对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专业进行了调整,部分院校的编导专业可能会在2025年停止招生。
这些调整反映了编导专业的招生趋势:部分高校选择退出,而其他高校则通过政策支持和优势专业建设,继续吸引生源。
2024年学习编导还有出路吗?

尽管政策发生了变化,但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依然广阔,根据行业分析,编导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工作方向:
- 电视编辑:负责节目策划、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等工作。
- 文艺编辑:参与杂志、报纸的文艺内容编写。
- 影视剧编导:从事电视剧、短片、纪录片的编导工作。
- 网络艺术:参与网络短视频、直播带货等领域的创作。
- 文化宣传:为政府部门、企业等从事文化宣传、节目策划等工作。
就业前景稳健,编导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高校不断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导演系是否需要艺考?2024年的新变化
导演系与编导类专业一样,2024年起不再需要参加艺考,政策调整后,导演系的录取更注重文化课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导演系的录取标准仍然较高,部分院校要求考生通过省级艺考或校考,尤其是报考北影、华影等顶尖院校时,艺考成绩仍然是重要录取依据。
2024年编导是否还属于艺术类专业?
从政策层面来看,编导类专业仍然属于艺术学门类的戏剧与影视学类,但不再需要统考,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显示,编导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保留了艺术学特征,但招生方式已从艺考转向高考文化课及综合素质评价,编导专业的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招生方式和策略已有了显著调整。
2024年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与未来展望
- 行业需求:编导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向好,适合喜欢文艺创作、新闻报道和文化传播的学生。
- 高校扩招:部分高校如河北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正在扩招编导类专业,显示出市场对编导人才的持续需求。
- 政策支持:教育部对编导类专业的调整政策,推动了该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编导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考生应对策略与建议
- 关注政策变化: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具体的录取要求和分数线。
- 注重文化课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是录取的核心依据,建议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重点突破文综科目。
-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为录取增添优势。
- 选择合适院校: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跟风。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