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阳光(02522.HK)11月11日耗资1494万港元回购90.5万股
一场坚实的金融护航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正式拉开帷幕,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体育盛会,不仅以体育赛事为核心,更吸引了金融力量的关注与支持,在这场体育盛会背后,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带领全辖金融机构,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为“十五运”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
绿色信贷助力“低碳全运”

在“十五运”如同“低碳全运”的主题下,绿色信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建设银行,向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和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等三大“十五运”场馆改造项目提供了超过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为推动交通领域的绿色出行,投放了1.12亿元绿色贷款,购置了1200辆纯电动出租车,为赛事期间观众及游客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截至10月末,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推动下,广东辖区金融机构已为“十五运”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逾700亿元,其中向近30个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发放贷款近200亿元。
金融支撑强化基建保障
绿色信贷的背后是更宏大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投放“善新贷”资金,支持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的焕新工程,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则为承担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大学城场馆安保重任的广东莞邑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分两笔合计投放600万元贷款,并提供优惠利率和一站式发薪解决方案,确保安保人员薪酬及时到账,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为同乐体育发展(广东)有限公司提供了121万元中期流动支持,助力新场馆建设,进一步丰富市民运动选择。
赛事安保获金融护航
安保是赛事的重要环节,金融力量也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中国银行为承接高标准国家级赛事的广东莞邑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关键金融支撑,确保其安保工作有序开展,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为新设含室内攀岩、壁球等项目的综合场馆提供了121万元中期流动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支付体验无缝衔接
为满足参赛人员、观众、市民及游客的多元支付需求,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官方指定接待酒店、特许零售商店、比赛场馆周边及旅游消费旺区,布放了密集的离行式ATM、外币兑换机、商户POS机等支付设备,构建了本外币一体化支付结算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还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中小面额现金兑换的绿色通道,提供标准化封装零钱包,开展“零钱包上门送达”服务,满足市民及游客的现金需求。
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更是为“十五运”增添了亮点,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州珠江城市管理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餐饮分公司部署了数字人民币准账户自助设备,支持集中就餐点的支付需求,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上线了数字人民币购票场景,在“十五运”官方赛事售票服务平台提供便捷购票服务,这种“可感、可用、可互动”的支付体验,成为“十五运”的重要特色。
跨境金融畅通三地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了“大湾区开户易”服务,方便港澳居民远程开立内地银行账户,针对境外来华人员,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还推出了“来华通”APP,整合了文化、旅游、美食等资讯,并提供翻译、汇率、地图等多元服务,覆盖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等多个核心赛事场馆。
在白云国际机场,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在航站楼内的3家特许机构和9个业务网点提供全天候服务,兑换网点与机场服务柜台建立协同机制,确保境外来宾享受一站式入境综合服务,为保障境内外人员的现金使用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中小面额现金兑换服务,为参赛人员、观众提供便捷的现金支持。
数据与未来
截至“十五运”开幕前,广东金融机构已为相关体育产业提供融资逾200亿元,覆盖企业超2000家,并投入超1亿元支持消费立减、数字人民币红包等促销活动,这些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有效激发了“十五运”体育消费市场活力。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与政策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赛事场馆、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支付环境,深入拓展数字人民币在票务、零售、出行等核心场景的应用深度,完善外币兑换、外卡支付等跨境支付服务,为“十五运”提供更高效、便捷、畅通的高质量金融服务,为这场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盛会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