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列入冠状病毒:安宫牛黄丸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医药助力疫情防控再添利器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的关键时刻,中医药再次展现出其独特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将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纳入其中,用于治疗热毒闭肺证及实验室检测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此举不仅肯定了安宫牛黄丸在清热解毒、醒神开窍方面的药效,也为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安宫牛黄丸的历史渊源与药理基础
安宫牛黄丸,始载于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是中医治疗热入心包、热闭神昏证的代表方剂,其组方严谨,由牛黄、麝香、珍珠、黄芩、黄连、郁金、冰片、人工牛黄、朱砂、雄黄、石膏、甘草等多种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醒神益气的功效,尤其在高热、神昏、谵语等危急症状的治疗中,常收效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麝香、珍珠等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安宫牛黄丸列入诊疗方案的背景
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深入,国家诊疗方案不断更新优化,第十版方案在治疗药物中,特别强调了中医药的早期、全程、全面介入,安宫牛黄丸之所以被纳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适应症契合: 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期常出现高热、神昏、喘憋等热毒闭肺证候,与安宫牛黄丸的治疗范围高度吻合。
- 临床实践经验: 在疫情早期,部分医疗机构在治疗重症患者时,发现安宫牛黄丸能有效缓解患者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缩短病程,积累了初步的临床应用经验。
- 循证医学探索: 相关研究和专家论证表明,安宫牛黄丸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符合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总体思路。
安宫牛黄丸在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第十版诊疗方案,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
- 确诊病例伴有热毒闭肺证者: 即表现为高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搏洪大而数等重症患者。
- 实验室检测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治疗: 方案明确指出,对于实验室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若出现上述相关证候,可考虑使用。
在临床应用中,安宫牛黄丸通常在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时使用,以期达到醒神开窍、清热解毒的目的,也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
专家观点与社会反响
中医药专家普遍认为,安宫牛黄丸的加入,是中医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发挥独特优势的又一体现,它不仅为重症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
专家也强调,中医药的应用必须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不能简单套用,安宫牛黄丸并非对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都适用,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后开具处方。
此举也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公众对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信心。
安宫牛黄丸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是中医药宝库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件作出贡献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中医药在应对突发疫情时的应急响应能力,也反映了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高度重视。
随着更多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医药必将在守护人民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事业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安宫牛黄丸的此次“出圈”,也为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