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对话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2025年是密态计算市场化规模应用元年 | 直击乌镇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9 11:25:44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蚂蚁密算技术革新与未来愿景

2025年11月9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密算公司荣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大会指出,蚂蚁密算创新全链路密态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以技术突破信任壁垒,实现数据规模化低成本可信流通,服务超千万级用户,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蚂蚁密算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技术创新:打破数据流通难关

对话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2025年是密态计算市场化规模应用元年 | 直击乌镇

蚂蚁密算的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6年,蚂蚁集团就启动了隐私计算技术的探索,经过近十年持续攻坚,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密态计算技术体系,更在2024年6月成立独立的蚂蚁密算公司,全力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密算技术实现了“计算过程数据可用不可见、计算结果保持密态化”的全链路安全,且同性能下的数据处理成本降至明文分布式计算的1.5倍以内。

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更为数据的流通提供了可信的基础,蚂蚁密算的技术已在普惠金融、新能源车险等多个领域落地,在普惠金融领域,蚂蚁密算支持的“农户秒贷”项目服务超1300万农户,其中八成农户种植面积不足10亩,将以往银行难服务的客户纳入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新能源车险项目实现人车数据安全联合建模与精准定价,让75%新能源车主平均下降8%保费,这些案例仅仅是部分,更多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显现。

“数模一体”范式:数据与模型的协同升级

在AI时代,数据的安全流通和高可靠性大模型的应用成为行业的核心挑战,蚂蚁密算通过“数模一体”范式,提出了数据与模型协同发力的新概念,韦韬指出,“未来将属于‘数模一体’的新范式”,其核心逻辑是“海量专业数据与行业知识是构建大模型与专业智能体的基石;反之,这些智能体也成为挖掘与融合数据价值的核心引擎”,这种范式不仅解决了大模型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还为行业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应用方式。

在医疗、金融、工业等关键领域,99%的可靠性是基本及格线,但当前大模型原生可靠性仅为70%-80%,“幻觉”“裂脑”“规模崩塌”等问题频发,蚂蚁密算针对这一痛点,于2025年7月发布了国际首创的高阶程序(High-Order Program, HOP)大模型可信应用技术框架,HOP技术将大模型的应用逻辑从“黑盒”走向显性化、可控化:逻辑部分用编程语言表达,确保核心流程的精确性与可验证性;知识部分用自然语言表达,利用其灵活性进行动态语义匹配。

通过“任务显性分拆、场景知识图谱、受控工具执行”三大核心组件,基于HOP的高阶智能体实现了对大模型执行过程的全流程管控,将大模型的应用从“手工作坊模式”革新成为“工业化流水线模式”,显著保障了可靠性,这一技术已在数据治理、金融风控、医保智能审核等领域落地。

开源共建:推动行业生态变革

蚂蚁密算的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体现在生态建设上,早在2022年,蚂蚁密算就发起设立“隐语”开源社区,陆续开放可信隐私计算核心技术,目前已链接全球超2万名开发者、6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70余家产业合作伙伴;随后又开源“星绽”安全可信系统软件栈,涵盖星绽OS、星绽机密计算两大项目,以技术普惠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在标准制定层面,蚂蚁密算牵头在国家数标委WG6(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工作组)成立SG2密态计算研究工作组,推动密态计算成为国家相关标准,目前已有20家单位加入共建,助力形成“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统一技术信任标准”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四统一”格局。

未来愿景:数据要素交易的新机遇

韦韬指出,当前数据要素交易市场规模约1000亿,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其潜在规模可达万亿级别,尽管数据的敏感性没有医疗和金融领域数据那么高,但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拿出来流动,而密态计算技术的成熟,正为这些数据的流通提供了可能,其应用场景也将从金融、医疗等高价值高敏感行业,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蚂蚁密算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不仅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更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是密态计算市场化规模应用的启动元年,蚂蚁密算将继续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为引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