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构建新型人工智能发展观 | 直击乌镇
以人为本,共创未来
2025年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上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人机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人本智能”发展观,强调科技企业应以人为本,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机关系的新型构建: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服务于人”
杨元庆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人机关系,这不再是过去“人适应机器”的单向互动,而是逐步演变为“机器服务于人”的双向协作,在他的观点中,人工智能不应仅仅是技术工具,而是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助力。
他强调,科技企业的使命是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同时确保技术的应用始终以人为本,这种“人本智能”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遵循人本设计,让人工智能更加高效、贴心;恪守人本底线,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坚持人本理念,让人工智能真正实现普及与普惠。
混合式人工智能:普惠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杨元庆提出了“混合式人工智能”作为实现普惠的最佳路径,这种模式通过结合公共大模型和私域智能,既能保障用户隐私,又能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公共大模型具有海量知识和便捷性,但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存在不足;而私域智能则通过本地化部署,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以联想为例,他们在2024年推出了首款AI PC,具备个性化的大模型和多模态交互能力,2025年5月,他们又发布了“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能够跨设备协同,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并为用户提供智能决策支持,这种个人化的人工智能终端,正在改变人们对智能设备的使用方式。
对于企业,联想开发了覆盖“研产供销服”各环节的智能体,他们推出的“联想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能够提供信息咨询、客服服务、数字人直播等多种功能,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订单转化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杨元庆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他提到,人工智能既能提高效率,释放人类的创造力,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数据安全等风险,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形成“智能鸿沟”。
科技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推动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发展,确保技术应用既能提升社会效率,又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联想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也值得借鉴,他们成立了“负责任人工智能委员会”,并与多家机构合作,倡导“人本智能”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共创未来
杨元庆的讲话不仅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总结,更是一份对未来的展望,他强调,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普惠发展,科技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推动人工智能在赋能经济、改善社会的同时,也确保技术的安全可靠。
联想的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构建“人本智能”生态,科技企业可以为社会注入更多的发展动能,推动人类文明向上生长。
(本文根据杨元庆在乌镇峰会上的讲话内容和联想的实践案例整理而成)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