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险企三季度业绩扫描:头部险企狂飙 银行系险企全部盈利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7 18:40:04  

盈利增长与挑战并存

随着三季报和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保险行业的经营现状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上市的头部险企,还是非上市的保险公司,都交出了令人瞩目的利润成绩单,股市的上涨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银保渠道在保险销售人员“喊难”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保费增长能力,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仍有不少险企处于亏损状态。

头部险企:利润狂飙,市场地位巩固

头部险企在第三季度的表现尤为突出,以中国人寿为例,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678亿元,日均盈利6.14亿元,中国平安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其中平安人寿贡献超1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及友邦人寿等公司的净利润也均超过百亿元,其中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净利润规模均超过300亿元。

在保险业务收入方面,头部险企同样表现出色,记者统计显示,70余家人身险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2%,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8家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分别达6697亿元、4709亿元和2324亿元。

银保系:稳坐第二梯队,表现亮眼

银保系险企在盈利和保费收入方面表现稳健,成为第二梯队的领军者,中信保诚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十家银行系险企全部实现盈利,累计净利润约246.4亿元,同比增长93%,中邮保险实现净利润91.29亿元,工银安盛人寿、招商信诺分别以39.68亿元和32.03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中信保诚人寿、农银人寿等公司的净利润也在10亿元以上。

在保费收入方面,银行系险企前三季度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4564亿元,同比增长16.83%,中邮人寿以1513亿元保持领先,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等公司的保费规模均超400亿元。

投资收益: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险企三季度业绩扫描:头部险企狂飙 银行系险企全部盈利

保险行业第三季度的利润增长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强劲表现,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685.5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71.32亿元,同比增长41.0%;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0亿元,同比增长35.3%;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则交出了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成绩单: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8.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6.7%。

一位寿险从业人士指出,随着保险公司会计准则的切换,股价变动直接影响投资业绩,一些在权益投资领域加仓动作明显的险企会在利润上有更好的表现,但权益市场的波动也会对其利润规模产生影响。

亏损险企:挑战与调整

尽管大多数险企实现了盈利,但仍有14家人身险公司在2025年前三季度披露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13家,亏损的险企包括爱心人寿、横琴人寿、北大方正人寿、长生人寿、三峡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和泰人寿、瑞泰人寿、国宝人寿、信美相互人寿、海保人寿、华汇人寿、恒安标准养老、大家养老等,华汇人寿、信美相互人寿、瑞泰人寿、中华联合人寿、横琴人寿、爱心人寿、长生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长生人寿表示,行业整体新单保费规模有所收缩,以及“报行合一”政策下业务结构优化对保费收入形成一定压力是主要原因。

行业展望:大型险企优势明显,中小险企面临挑战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指出,大型险企资金运用规模大、投资能力强,更容易在波动市场中把握节奏;在成本与负债管理方面,头部险企持续推进“成本管控+产品转型”,新单利润率和持续率都在提升,保险行业的马太效应还会进一步加强,中小险企若缺乏投资能力和渠道优势,难以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双突破。

第三季度险企的经营表现总体向好,头部险企凭借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银保系险企稳居第二梯队,而部分中小险企仍面临着亏损和业务结构优化的挑战,行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大型险企的引领和监管政策的支持。

分类:国内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