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解读 | 创新为擎,内需筑基,民生为本,安全护航――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十五五”规划总结与资本市场分析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部份划时代的规划文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下将从核心观点、资本市场线索及其他相关内容对《建议》进行详细解读。
“十四五”答卷:迈出坚实步伐,实现新征程良好开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截至2024年底,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经济发展目标基本完成,创新驱动成果丰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但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短板。
- 经济发展: 2021-2024年实际GDP年均复合增长5.5%,预计“十四五”平均增长5.4%,GDP规模从100万亿元增加到140万亿元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9%,高于期间GDP增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前实现65%的目标。
 - 创新驱动: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5%,高于规划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0%。
 - 民生福祉: 居住失业率顺利完成目标,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指标提前完成,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略滞后于经济发展。
 - 绿色生态: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四年累计分别降低11.6%和7.8%,仅完成“十四五”总目标的86%和43%。
 - 安全保障: 粮食与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均超过目标值。
 
“十五五”规划核心观点解读
《建议》通过对“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环境的深刻研判,确立了指导思想与目标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规划文件强调“一趋势、四优势”未变,同时面临百年来最有可能抓住的战略机遇,即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数智革命和绿色低碳革命。
(一)方位研判: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
“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起到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作用,与“十四五”相比,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际层面地缘冲突易发多发,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
尽管如此,我国制度、市场、产业、人才优势仍在持续增强,特别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正逐步从“追赶者”转为“定义者”。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建议》确立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六大原则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战略布局:
- 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人民至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 全面深化改革: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 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融入发展的全过程,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三)目标体系:七大目标与2035年远景衔接
“十五五”时期确立了七大目标,涵盖经济、科技、改革、文化、民生、生态、安全等多个领域,目标明确且具有系统性,核心逻辑在于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紧密衔接,尤其是为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夯实基础、积累动能。
-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协同发展。
 - 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引擎。
 - 共同富裕:通过区域协同和民生保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国家安全与军事现代化: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 社会文明与文化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
 
从核心动能到系统保障:十二大任务与四重逻辑

“十五五”规划提出了十二大重点任务,从逻辑上可以总结为四条主线: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驱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一)核心引擎: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固本育新、扩容强基”四轮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 科技自立自强:以“原创-转化-人才-数据”闭环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
 - 全面绿色转型:以制度与能源变革为引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基础支撑:扩大内需与深化改革
- 扩大内需:通过提高居民消费率、统一大市场建设,激活内部需求,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 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重点推进国企改革、资产共享、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优化。
 
(三)协调发展:区域协同与民生保障
- 区域协同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人口市民化载体。
 - 民生保障:筑牢就业基础,构筑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
 
(四)安全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
- 增强战略主动性: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强化粮食、能源、产业链等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
 -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造新域作战优势,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蕴含的资本市场线索
《建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资本市场线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六条主要线索:
- 科技成长主线: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板块。
 - 产业升级主线: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
 - 绿色转型主线:新型储能、绿色材料等领域。
 - 安全发展主线: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安全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