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扇子铺的一段姻缘:扇底春秋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1-03 14:56:45  

北平城南有一家“沁芳”扇子铺,门面不大,却因了主人的一双巧手,四季如春,铺子临街而设,木格窗棂上常年挂着湘帘,帘外是熙攘的人流,帘内是檀香与墨香交织的静谧。

掌柜的林素心,生得清秀,眉目如画,却少有笑意,她自幼习得一手好字,母亲常道,这模样,是与扇子铺相配的。

这日午后,林素心坐在柜台后,手中把玩着一支湘妃竹扇骨,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街对面的茶馆里,一个身量不高、穿着粗布短褂的年轻男子正在擦拭着一把纸面扇,动作轻柔,仿佛那不是物件,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素心,”母亲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今日去西城张家,回了话,老爷已经应允了与李家的婚事。”

林素心的手一抖,那支扇骨险些脱手,她定了定神,将扇骨收回抽屉,声音平静无波:“知道了,母亲稍等,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你这孩子,又去那扇子铺做什么?老爷说了,你已是官宦人家的准儿媳,还整日里往那地方跑?”

林素心未作声,只轻轻带上了门。

“沁芳”扇子铺的学徒陈墨,原名陈子墨,因家道中落,改了名字,也改了志向,他自幼便与扇子铺的老板相熟,十八岁那年,老板将他收为学徒,说是想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

陈墨生得清瘦,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修扇、题字、配面,样样精通,更难得的是,他总能在平凡的物件中看出不凡的美。

这日,林素心推门而入时,恰见陈墨正将一把新做的团扇轻轻展开,扇面上的墨迹还带着未干的湿润。

“掌柜的来了。”陈墨抬头,目光在素心脸上一掠而过,又回到了扇面上。

“这扇子……”素心走近,却不曾说话,只觉得那扇面上的山水小景,与她心中所想的北国风光如出一辙。

陈墨见她不语,便将扇子递过去:“掌柜的若是喜欢,不妨留下,只是还未干透,明日再来取罢。”

素心接过扇子,指尖相触,心中微微一颤,她本想说几句客气话,却不知为何,竟脱口而出:“这扇子,当真做得好。”

陈墨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亮,却未表露,只道:“掌柜的过奖了。”

自那日后,素心竟时常不期而至,有时是午后,有时是傍晚,她总要看看陈墨今日做了什么新活计,陈墨也乐得有人作伴,便将自己所学所想,尽数与她分享。

“掌柜的可知,一把普通的扇子,其实在于‘骨’。”陈墨一边修着扇骨,一边说道,“扇骨的弯度、粗细,都大有讲究,若是一味照搬古法,未必能得其神韵。”

素心点头,心中却在想:这扇子铺,倒成了她排遣愁绪的去处。

素心的母亲李氏,是前清的官家之女,见素心终日郁郁寡欢,便寻了媒婆,将她许配给西城张家的公子,张家是书香门第,老爷官拜知府,正得皇上器重,这门亲事,于素心而言,本该是个不错的归宿。

素心却对这门亲事毫无兴趣,她只在十六岁那年见过张家公子一面,对方虽是仪表堂堂,却对她避之不及,只匆匆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你可知张家公子的才学如何?”母亲问。

“略有耳闻,是个有为的后生。”素心答道。

“那好就好,你若能嫁入张家,往后便是知府夫人,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母亲说着,又叹息一声,“只是老爷已经应允了,此事怕是难以更改。”

素心低头不语,心中却在想:荣华富贵又如何?她宁可一辈子守着这扇子铺,与陈墨相对而坐,看他修扇题字,也不愿嫁入那金玉其外的牢笼。

“掌柜的今日怎么还未去张家回话?”陈墨关切地问道。

素心这才想起,母亲昨日又催促了几次,说张家已经备好了彩礼,择日就要迎娶,她心中一阵烦乱,支吾道:“我明日就去。”

“素心,”陈墨忽然拉住她的袖子,“你……”

“陈墨,”素心挣脱了他的手,勉强一笑,“你莫要多想,我与张家之事,早已是板上钉钉,你我……”

“你与张家之事,未必就如你所想。”陈墨打断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素心,你可知道,这世间之事,未必是表面看起来那般。”

素心一怔,不知他何意。

“今日我修了一把扇子,”陈墨从抽屉里取出一把团扇,扇面是水墨山水,“你看,这山,这水,这云,这雾,皆是心造,非是天成,掌柜的,你何不也如此想?”

素心接过扇子,细细端详,那扇面上的山水,确实别具一格,既有传统山水的韵味,又不失新意。

“你这是……”她迟疑地问。

“不过是拙劣的仿写罢了。”陈墨笑道,“倒是掌柜的,若能抛开世俗的条条框框,或许也能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素心握着扇子,心中似有所动,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张家公子终于来访,他风度翩翩,言谈得体,却始终未能与素心有更深入的交流,素心只是机械地应酬,心不在焉。

“林家大小姐,”张家公子笑道,“听闻你精通书画,不知可否赏脸,为小生题字一幅?”

素心点头,铺开宣纸,提笔蘸墨,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幅行书便跃然纸上,字迹清秀,却毫无生气。

“这字……”张家公子皱了皱眉,“林大小姐的字,当真好得惊人。”

素心心中一紧,知道这不过是客套之言,她放下笔,起身告辞。

回到“沁芳”扇子铺,素心将张家公子的扇子递给陈墨:“你看看,这扇子上的字,与我的字相比如何?”

陈墨接过扇子,看了半晌,忽然笑道:“掌柜的,你可知这扇子上题的字,是何人所书?”

“何人?”

“是张家公子自己写的,字虽好,却少了灵气。”

素心一愣,心中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冲动。

“陈墨,”她轻声道,“我想看看张家公子的原配夫人。”

陈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素心,你这是何意?”

“我想知道,他娶我,究竟是为了什么。”

素心的决定让陈墨大为意外,他本想劝阻,却见素心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便不再多言。

“掌柜的,你可要想清楚,张家是官宦之家,你若……”

扇子铺的一段姻缘:扇底春秋

“我自有主张。”素心打断他,语气坚定。

陈墨叹了口气,从抽屉里取出一把新做的折扇:“这把扇子,送给你,它虽不值什么,却是一片心意。”

素心接过扇子,扇面上是墨梅一株,傲雪凌霜,栩栩如生,她心中一暖,点头道:“好,我谢了。”

次日,素心便去了张家,正式提出解除婚约,张家起初不肯,但在素心据理力争,加上她父亲的官职在内,张家终于松口,只说再议。

素心如释重负,却不知前路在何方。

“沁芳”扇子铺的生意,因了素心的时常光顾,竟比以往好了许多,陈墨手艺精湛,又肯用心经营,渐渐地,他的名声传了开来。

“掌柜的,”陈墨一天下午对素心说,“我想将‘沁芳’扇子铺扩大一下,开个分号,不知你意下如何?”

素心一惊,随即点头:“好啊,只是不知需多少银两?”

“不多,就开在城东,离这里不远。”

“那……我与你同去?”素心怯生生地问。

陈墨眼中一亮,握住她的手:“素心,你可愿意与我共担此业?”

素心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扇子铺的分号开在城东一条僻静的街上,店面虽小,却别有洞天,陈墨请了几个手艺好的学徒,又从各地寻来上好的扇面材料。

“掌柜的,”素心看着满墙的扇子,问道,“我们真的能做好吗?”

“能,”陈墨笑道,“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手中有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素心与陈墨的感情越发深厚,他们一起研究新式扇面,一起应对生意上的难题,一起看尽北平的风土人情。

“素心,”一天晚上,陈墨拿出一把新做的扇子,递给素心,“你看。”

扇面上是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手持团扇,远望而来,眼神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与期盼。

“这扇子,”陈墨轻声道,“送给你,愿你我永不变心。”

素心接过扇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把扇子,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北平城外,战火渐起,消息传入城中,人心惶惶。

“陈墨,”素心忧心忡忡地问,“我们是否该将扇子铺转移?”

“不必,”陈墨沉声道,“越是乱世,越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守住一方安宁。”

世事难料,不久之后,北平被占,日本人入城,许多商铺被迫歇业,或改营他业。

“沁芳”扇子铺虽未直接受影响,却也门可罗雀,陈墨苦思良久,决定将扇子铺迁往城外一处僻静之地,继续经营。

“素心,”他问道,“你可愿与我同去?”

扇子铺的一段姻缘:扇底春秋

素心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春去秋来,北平城外的小镇上,一座小小的扇子铺悄然开张,陈墨与素心同心协力,将这里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扇子作坊。

他们的爱情,如同他们做的扇子一般,历经风雨,却愈发坚韧,小镇上的人们都说,这夫妻二人,一个心灵手巧,一个温婉贤淑,真是天作之合。

“素心,”陈墨一天傍晚对素心说,“我们该做一把特别的扇子,纪念这段岁月。”

素心点头,两人相对而坐,共同构思,数日后,一把精美的团扇制成,扇面上是两人携手的剪影,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姻缘。

“素心,”陈墨展开扇子,轻声道,“这扇子,就叫‘沁芳’,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素心接过扇子,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她知道,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这扇子一般,永远不会褪色。

“陈墨,”她轻声问道,“你说,我们是否还能回到北平?”

陈墨摇头,却又微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爱,便是北平。”

素心点头,将扇子贴身藏好,她知道,这把扇子,将永远伴随着她,见证他们这一段不平凡的姻缘。

十二

多年后,当战火远去,北平重获平静,人们谈起“沁芳”扇子铺时,总会说那是一段传奇,一段关于爱情与坚守的传奇。

而林素心与陈墨,早已在城外的小镇上安了家,他们的扇子铺虽小,却远近闻名,求购者络绎不绝。

“掌柜的,”一个年轻的学徒问道,“你们的扇子为何如此特别?”

素心展开一把扇子,扇面上是墨梅一株,傲雪凌霜:“因为每把扇子,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姻缘。”

学徒不解:“故事与姻缘,如何能体现在扇子上?”

素心微笑,目光穿过岁月的尘埃,望向远方:“因为扇子虽是物件,却能装下人心,人心若在,扇子便有生命。”

陈墨走过来,补充道:“是啊,每把扇子都是我们用心做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笔题字,都倾注了我们的情感,这扇子,不只是扇风纳凉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

学徒似懂非懂,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素心与陈墨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透了扇子与人心的关系。

“掌柜的,”素心忽然问道,“你可还记得当年那把题有‘素心墨韵’的扇子?”

陈墨点头:“怎么会忘,那把扇子,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那把扇子,现在还在吗?”

“在,在我这里。”陈墨从抽屉里取出那把扇子,递给素心,“你看,扇面虽有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

素心接过扇子,轻轻摩挲着扇面上的字迹,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这把扇子,见证了他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守到相依的全部历程。

“陈墨,”她轻声道,“你说,我们这一段姻缘,可会如这扇子一般,历经风雨而不褪色?”

陈墨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素心,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这段姻缘,便永远不会褪色。”

素心点头,将扇子贴身藏好,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会携手同行,如同那把扇子,撑开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窗外,北平的阳光洒在扇面上,映出他们相视而笑的面容,这一刻,时光静好,岁月安然。

分类:姻缘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